茜草的功效与作用,茜草的用药禁忌

中药茜草的功与禁忌

1、中药茜草的功效

中药茜草味苦,性寒,可以入肝经和心经以及肾经,具有凉血止血和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平时多用于人类吐血和尿血以及女性闭经与人类风湿骨痛等疾病的治疗,治疗时可以取十到十五克的茜草加清水煎汤服用。

2、中药苦草能治黄疸

中药茜草对人类的黄疸病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把中药茜草和茵陈以及大黄等中药材放在一起搭配使用,会让人们的黄疸很快消退,也能起到凉血清瘀的重要功效。中药茜草还能外用,把新鲜的茜草捣碎以后外敷,能消肿止痛,对人类因跌打损伤引起的肿痛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茜草的用药禁忌

3、中药茜草的用药禁忌

中药茜草在使用时也有一定的禁忌,那些脾胃虚寒和无淤滞症状的人群,是不适合服用茜草的,另外气虚的精虚血少的人群,也不能服用茜草,不然会发生不良反应,对身体健康不利。

茜草

【名称】:小活血、血见愁、红内消、血茜草、地苏木、红根草。

【生境分布】多年生蔓性草本。生于田边、路旁、低山坡灌木丛中。根细长金黄色或橙红色。茎方形具四棱,疏生细倒刺。叶4片轮生,有长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柄、叶缘和叶反面均有细刺。秋季,梢头叶腋开淡黄色小花,排成圆锥状聚伞花序。结球形肉质浆果,成熟时黑色。秋冬采根,秋采茎叶,鲜用或晒干。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治疗: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经闭腹痛,风湿性关节痛,肝炎;外治跌打损伤,疖肿,神经性皮炎。

【附方1】吐血、衄血。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茜草的用药禁忌

药方组成:茜草根10克,仙鹤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方2】外伤出血。

药方组成:茜草根适量。

用法:研细末,外擦伤处。

【附方3】跌打损伤。

药方组成:茜草根120克,白酒750毫升。

用法:将茜草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2次。

【附方4】关节痛。

药方组成:茜草根60克,猪脚1只。

用法:水和黄酒各半,炖2小时,吃猪脚喝汤。

【附方5】软组织损伤

药方组成:茜草根200克,虎杖120克。

用法:用白布包煮20分钟,先浸洗,温后敷局部,冷后再加热使用。连续用药5~7天。

【附方6】月经先期,量多:血色深红。

药方组成:茜草15克,荆芥炭9克,牡丹皮10克,乌贼骨9克。

用法:水煎服,经前1周每日1剂,连服5~7天。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gongxiaozuoyong/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