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温。归肝、肾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泄温通,补虚兼行散,入肝、肾经。既补肾,治肾虚诸证;又活血续伤,治跌打伤痛等。
【功效】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
【主治病症】
1、肾虚之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
2、跌扑闪挫,筋伤骨折。
【用法与用量】3~9g。
【使用注意】本品苦温燥散助火,故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忌服。
【产地】主产于湖北、浙江,西南地区亦产。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现代药理研究】
骨碎补含柚皮苷、β-谷甾醇,四环三萜类、淀粉及葡萄糖等,骨碎补在促进成骨细胞増殖分化、抗骨质疏松、治疗炎症、促进骨折愈合、牙骨细胞保护、肾保护、治疗过敏性哮喘、降血脂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有镇静、镇痛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延长耐缺氧时间。
【临床配伍应用】
1、用于老年肾虚,腰痛脚弱:骨碎补与补骨脂、牛膝、桑寄生配伍,具有补肾健固之功。
2、用于跌打损伤或创伤,筋骨损伤,瘀滞肿痛本品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以其入肾治骨,能治骨伤碎而得名,为伤科要药,可单用,跌打损伤者,配伍乳香、没药、自然铜、苏木、虎胫骨(狗胫骨代)等。
3、用于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泄:骨碎补苦温入肾,肾主骨,则强筋健骨,肾虚耳鸣、耳聋、牙痛者,常配伍熟地、山药、山茱萸;肾虚久泻者,常配伍补骨脂、益智仁、吴茱萸等。
食疗秘方:
1、杜仲骨碎补瘦肉汤:骨碎补12g,杜仲10g,云耳30g,瘦肉200g,米酒50g。瘦肉洗净切块备用;云耳用清水浸泡透后洗净;杜仲、骨碎补洗净备用。将上述食材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1.5小时,调味即可。能补肾强骨,止痛,活血。对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耳鸣、跌打闪挫等有效。
2、骨碎补炖猪蹄筋:骨碎补15g, 猪蹄筋300g,料酒,姜,葱,盐,鸡精,胡椒粉等调料适量。骨碎补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去渣备用。猪蹄筋用素油发好,洗净,切段,姜切片、葱切段。将猪蹄筋、骨碎补药液、料酒、姜、葱同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转文火炖煮月45分钟,加入盐、鸡精等调味即可。能补肾,接骨,活血。对骨折、腰膝酸软、耳鸣、腿抽筋等症有效。

古书上关于骨碎补的故事
一天,神农氏在一座万丈悬崖上采药,不幸从崖上掉下来,腿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疼痛难忍。神农氏虽然会采药治病,但此时却是“医家难自医”,心想这下可完了,恐怕会死在这深山峡谷里。
凄凉之际,突然,见一群猴子来到神农氏身边,每只猴子都拿着一块药根,药根上长着金黄色的绒毛,猴子将药根送给神农氏,他接过一尝,觉得管用,便吞咽了一些药汁,又将嚼烂的药渣敷在伤口处。顿时,伤腿疼止肿消,骨骼恢复了原形。他顺着猴子来的路径,寻到了这种草药,将其命名为“骨碎补”。又因是猴子献的灵药,别名“猴姜”。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gongxiaozuoyong/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