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又称双花、金花、银花。陶弘景谓:“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李时珍谓:“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
金银花,性味甘、寒,入肺经、胃经、心经,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血痢便血等,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外伤感染、急性乳腺炎、大叶性肺炎、细菌性疾病、痈疖、脓肿、丹毒以及子宫糜烂等。
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的药用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挥发油、三萜皂类、有机酸类(如绿原酸含量最高)和微量元素等物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等细菌都有较强抑制效果。2003年在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中也都使用了金银花,金银花风靡一时。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gongxiaozuoyong/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