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快速降好还是慢慢降?这两种情况下,还真是降得越快越好

最近,遇到高血压患者老李来买药,拉着小林的手,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诶,林药师,这么多种降压药,哪种吃了可以立马降血压呀?医生开的这种药,吃了,血压也不见降多少,能不能换种能快速降压的。”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两种情况下,还真是降得越快越好

小林药师我当然是摇了摇头,解释了一通,才打消了老李关于血压降得越快越好的错误观念。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控制不好的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例如:脑中风、脑卒中、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等。高血压需要控制,但也不是降得越快越好。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两种情况下,还真是降得越快越好

事实上,在临床上高血压也分有层级。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属于“低危”、“中危”、“高危”、还是“很高危”人群。也就是层级越高,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越大。一般到了需要服用降压的患者,基本上属于“中高危”以及“很高危”人群了。这个时候需要坚持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两种情况下,还真是降得越快越好

这两种情况下才需要快速降压

在临床上,确实有两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降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以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这类患者,一般需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将血压降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以此来保护我们的器官。但这种情况下的快速降压,是需要在医务人员的监测下,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一个快速降压。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两种情况下,还真是降得越快越好

对于其他患者来说,则需要平稳降压

高血压的降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是在24-48小时左右,让血压逐渐下降到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因为如果短时间内快速降压的话,像大于180或者200的患者,快速降压,反而会导致脑、心脏或者肾脏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相应的症状。

对于合并高血压脑病、心功能不全或者是心肌缺血的高血压患者,更是不能快速降压,反而会加大心脑血管风险。

所以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平稳降压才是关键。而市面上的很多降压药都是通过较长时间缓慢降压,最后将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两种情况下,还真是降得越快越好

那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选择降压药呢?

1、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

通常选择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的长效降压药,可以长时间让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保证患者的血压平稳,即使一时忘了吃药,也不会让血压过高。

一般优先选择的是钙拮抗剂(XX地平)和(或)RASI(ACEI(XX普利)及ARB(XX沙坦)等,其中氨氯地平有35-52小时的半衰期及较多的降压及抗动脉硬化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是临床优先推荐的。血压达标应<140/90 mmHg,初始治疗4周后应评价疗效,以此决定降压药选择和应用。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两种情况下,还真是降得越快越好

2、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优先选择复方制剂

对于这类需要降血压也需要降血脂的患者而言,降压药(氨氯地平)通常是早上服用,降脂药(例如阿伐他汀)则通常是晚上服用。

复方制剂的话,例如:氨氯地平阿伐他汀片,可以同时降压调脂,一次服用即可,增加了用药的依从性,同时避免忘记服药。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两种情况下,还真是降得越快越好

总之,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不是降得越快越好,而是要平稳降压。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