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吃药后大便是黑色是怎么回事?

幽门螺杆菌、腹泻、大便变黑,这不会胃癌了吧?

真,没事别上百度看病!能自己吓死自己。幽门螺杆菌服药治疗中,出现腹泻、大便变黑是正常的药物不良反应。

只要这些症状不严重,在疗程结束后,一般很快就会恢复。那么到底是哪些药物引起的腹泻、大便变黑呢?

一起来看下幽门螺杆菌根治中常用到的都是哪些药物。

治疗幽门螺杆菌,吃药后腹泻、大便变黑,正常吗?需要停药吗?

幽门螺杆菌是大多数胃部疾病的始作俑者,能根治就根治

幽门螺杆菌是专门寄生在胃粘膜中的一种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相关疾病。

不过大多数的感染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处于感染而不自知的状态,并且其潜伏期很长,通常是在孩童时期就已感染。

而到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反酸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已经感染了相当长时间了。再慢慢的,就会导致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出血等消化道疾病的出现,如果不彻底根治,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出现。

治疗幽门螺杆菌,吃药后腹泻、大便变黑,正常吗?需要停药吗?

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得趁早,别给这个“阴险菌”机会。

幽门螺杆菌(Hp)根治中,常见的是这些药物:

1、抗菌类药物

抗菌类主要指的就是抗生素跟抗菌药这两大类。而在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中,常用的是:

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直接作用于幽门螺杆菌,阻止其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对其繁殖起到抑制作用。

阿莫西林是幽门螺杆菌根治中最常用的抗生素,但其容易导致:腹泻、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对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试阳性的患者禁用,因此使用前最好是能够进行皮试,尤其是儿童患者。

治疗幽门螺杆菌,吃药后腹泻、大便变黑,正常吗?需要停药吗?

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是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常用药,但其耐药性严重,已经不再作为抗菌药的首选。

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以及口腔异味,也可能出现过敏现象,如皮疹、药疹、荨麻疹等。

治疗幽门螺杆菌,吃药后腹泻、大便变黑,正常吗?需要停药吗?

四环素:四环素类是产生耐药性较低的一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抑菌杀菌的效果。

但其会影响牙齿、骨骼的生长,导致四环素牙的出现(牙齿变黄、发育不全等)。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八岁以下儿童等禁用。其也会导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的出现。

不过由于四环素被大量投入到农牧产品中,用作家禽、牲畜、鱼类的杀菌药,导致大量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已经渐渐退出了临床应用,目前常用的是新型的半合成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治疗幽门螺杆菌,吃药后腹泻、大便变黑,正常吗?需要停药吗?

除了上述的3种抗生素外,还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也经常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但由于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这3种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已经不再作为首选抗菌药。

2、抑酸剂

这是一类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奥美替丁。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为抗生素提供一个良好的杀菌环境,以辅助杀灭幽门螺杆菌,同时保护胃粘膜。

这类药物的服用,也容易导致腹泻腹痛,还可能导致便秘、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治疗幽门螺杆菌,吃药后腹泻、大便变黑,正常吗?需要停药吗?

3、铋剂

这类药,主要是起到保护胃粘膜作用,常见药物有枸橼酸铋钾。此类药物是引起大便变黑的主要原因。通常抑酸剂之后服用。

目前临床上,幽门螺杆金的根治治疗,主要应用手段是四联疗法,即:2种抗生素+1种铋剂+1种抑酸剂,疗程为7~14天,通常为14天,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在服药期间,出现的腹泻、大便变黑等情况是正常现象,只要不严重,就不用太担心,更不能私自停药。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