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颈部动脉斑块的关系,怎么预防和治疗?

近期收到不少高血压患者反映自己体检出了颈动脉斑块,有些患者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有好好吃降压药,还会出现颈动脉斑块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该如何做,才能更有效预防颈动脉斑块。

这2类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有效预防,做好3点

颈动脉斑块危害

颈动脉作为人体供给头面部血液的主要动脉,负责了脑组织85%的血液供给。因此,一旦形成颈动脉斑块,患者容易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险生命。

而颈动脉斑块又分为稳定性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

其中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危险性甚至超过颈动脉狭窄。

这是因为不稳定性斑块容易脱落,会直接导致脑血栓形成,进而使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引起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软化坏死。

因此,颈动脉斑块不容忽视,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应当重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这2类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有效预防,做好3点

而这2类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需要重点关注

1、H型高血压患者

在我国,有75%的高血压患者属于H型高血压,即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Hcy>10μmol/L)。

有学者研究发现,H型高血压患者出现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10.4倍左右。相比单纯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形成颈动脉斑块。

这是因为血浆Hcy水平升高后,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受损,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活化血小板,使其在血管中凝集,从而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血栓。

另外,血浆Hcy水平升高会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而不稳定性斑块容易引起缺血性脑中风的出现。

因此,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不仅要严格控制血压,同时还要积极控制

,以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风险,减少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这2类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有效预防,做好3点

2、脉压差升高的高血压患者

脉压差,即指收缩压(高压)与舒张压(低压)之间的差值。一般来说,正常的脉压差在30~50mmHg,而超出这个范围,则表示脉压差升高。

脉压差升高多发生于老年人,尤其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有研究发现,收缩压每上升10mmHg心血管危险会增加20%。

这是因为,脉压差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形成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加大,更容易并发脑卒中、左室肥厚、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已有不少报道显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而颈动脉斑块是引发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对于脉压差升高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控压,以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

这2类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有效预防,做好3点

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做好这3点

1、定期体检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全身性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有关。其发生时,可无任何症状,严重者,则可能出现一过性单侧肢体麻木、僵硬感;运动障碍、单眼失明、失语等症状。

但一般到出现症状时,即颈动脉斑块形成,并且出现了斑块脱落现象。

因此,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可每年或者依医生判断,定期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如已出现颈动脉斑块,则可以进一步确定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看是否有干预的必要性。

早发现,早干预,延缓颈动脉斑块进展,可极大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

这2类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有效预防,做好3点

2、坚持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平稳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使血压保持平稳,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键,也是降低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的重要举措。

建议高血压患者优先选用时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可24小时降压,长久维持血压平稳。

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除了服用降压药外,还应当服用叶酸,以降低血浆Hcy水平,降低其对血管的损害风险。

而对于脉压差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可降低脉压的降压药,如: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沙坦类、普利类、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

这2类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有效预防,做好3点

3、对于这些患者,则尽早进行血脂干预

对于已确诊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压、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50%的患者,无论血脂水平如何,应当尽早进行血脂干预,如服用降脂药:他汀,建议是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另外,对于4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且LDL-C超过2.6mmol/L;或是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患者,即使LDL-C不高,也应当及时进行血脂干预,服用他汀,以减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

这2类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有效预防,做好3点

总的来说,对于H型高血压、脉压差升高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重点关注颈动脉斑块,做好定期检查,预防其形成。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