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肥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过度检查,是中国患者对现在医疗现状的主要吐槽点之一。以前呢,看个病很简单,医患一问一答,就能开个药,也都很有效。

现在,则不管大病小病,先上各种检查,而医生看一眼报告,开个药几分钟搞定。这让很多的患者不禁疑惑,到底是医生看病还是机器看病?

妈妈只是看个胃病,却被医生建议进行糖尿病测试?过度检查?

这不,前不久跟一个朋友谈起来“现代医疗过度检查”这个话题时。她分享了她的一个经历。

3年前,她陪她妈妈上医院看胃病时,看病的医生却建议她妈妈去做糖尿病测试。这让她们很不理解,看个胃病跟糖尿病有什么关系?有必要做这个检查吗?

虽心理不解,但还是去做了糖尿病测试。最后结果显示她妈妈确实血糖偏高,处于糖尿病前期。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医生误打误撞,毕竟中国潜在的糖尿病患者,也就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接近5亿人左右,也就是每3个人之间就有一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妈妈只是看个胃病,却被医生建议进行糖尿病测试?过度检查?

但事实是怎样的?为什么医生会建议她妈妈进行糖尿病测试呢?

事实上,看胃病那年,正是她妈妈最胖的时期,1.58的身高,体重却达到了180多斤,尤其是腹部像是挂了个大号游泳圈。

在病情描述时,她妈妈提到了近段时间,她总是频繁感到饿,一直想要吃东西,而且人很容易烦躁,同时总是感到口渴、喉咙干燥,但是水一喝多就容易反酸。

其本身患有多年慢性胃炎,不堪其扰下,便来看胃病了。

妈妈只是看个胃病,却被医生建议进行糖尿病测试?过度检查?

而多食渴饮,是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中的两多,加之她妈妈属于肥胖人群

在这样的综合条件下,医生凭借他多年的经验,建议她妈妈顺便进行一下糖尿病测试也就很合理了。

所以说,现代医疗是存在过度检查的现象,但还是存在很多的良心医生不是吗?也许,作为患者的我们该多给医生一些信任,毕竟好医生不在少数。

妈妈只是看个胃病,却被医生建议进行糖尿病测试?过度检查?

好了,我们来谈下专业的问题:为什么肥胖人群更易患糖尿病呢?

现在生活是吃得越来越好,胖的人也越来越多。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超过50%。

也就是每2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而超重或肥胖是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外研究显示,随着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美国两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当BMI ≥40kg/m2时,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患病率增加至25%和27%。

妈妈只是看个胃病,却被医生建议进行糖尿病测试?过度检查?

另有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亚洲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2~1.59倍。

我国不少研究也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其中,女性超重、肥胖合并中心性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13.3倍,男性则远低于女性,其糖尿病患病率为正常人群的3.8倍。

而在超重、肥胖人群中,中心性肥胖者(腹型肥胖)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单纯超重、肥胖者。

总之呢,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超重或肥胖人群由于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更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出现。

妈妈只是看个胃病,却被医生建议进行糖尿病测试?过度检查?

不过,因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恢复正常的可能性也更大

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能够使体重大幅下降,恢复到正常体重范围左右,是有可能逆转糖尿病病情,甚至治愈。

2018年时,英国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就曾对几百个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严苛的饮食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减肥超过15公斤(30斤)的人,接近90%的糖尿病患者逆转了病情,不再需要服用药物。

因此,对于这类由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手段,治疗方式包括饮食调整、运动疗法、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及代谢性手术。

这些治疗方式是协同进行的,其中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贯穿血糖控制的整个过程。

妈妈只是看个胃病,却被医生建议进行糖尿病测试?过度检查?

药物治疗上,则主要选择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等)、SGLT2抑抑制剂(格列净类)等。

而代谢性手术,则已被证实是最有效的减重及控制血糖的治疗手段,适合重度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但其手术条件也较为严苛,同时也存在风险,需要医生进行全方位的一个病情评估再做决定。

总的来说,医生建议肥胖人群进行糖尿病测试,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超重或肥胖人群,尽早进行糖尿病测试,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体重,逆转糖尿病病情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