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不少糖尿病患者都会问医生,为什么喝完酒以后,血糖一下子就降低了,比吃药还管用?面对这样子的提问,门诊医生建议,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尽量少喝酒。
原因是酒精会使血糖控制不稳定,初期会令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在短期时间内发挥过强的功效,导致血糖偏低,但当这些药力过后,血糖就会在不受控制下反而升高。

不仅如此,大量喝酒还会导致血糖过低,尤其是空腹喝酒,因为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使它在血糖过低不能立即释放葡萄糖,延迟低血糖的复原,从而诱发低血糖的危险。
除此之外,这些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的,即便少量喝酒,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文章,一起和林药师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喝酒对糖尿病人的危害有哪些?
1.空腹饮酒容易发生低血糖。
酒精可以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及肝糖原分解,使血糖自动调节机制受损,此外还可抑制降糖药物的分解与排泄,因此,空腹饮酒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是如此。

2.饮酒往往会打乱糖尿病人的正常饮食(过饱或饥饿)和用药,从而导致血糖波动和失控。
例如,有的病人在饮酒的同时吃进许多食物,由于酒精本身含有较高的热量,这势必造成总热量摄入过多,致使血糖升高。
3.酗酒能引起脂代谢紊乱,导致脂肪肝。
饮酒可使患者血脂(主要是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加快肝脏中的脂肪合成和堆积,导致脂肪肝甚至肝硬化。另外,血脂升高,还能促进血管壁发生动脉硬化。

4.乙醇能直接损害胰腺,使原本已经受损的胰腺雪上加霜。
5.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尿酸血症,饮酒可使血尿酸进一步升高,容易诱发或加重痛风。
6.糖尿病人过量饮酒,可造成酒精性酮症酸中毒,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饮酒危害多多,绝不可放纵豪饮。

除此之外,这些糖尿病人一定不能喝酒的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应当禁酒:
血糖控制差,忽高忽低;近期内经常发生低血糖;有严重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伴有脂肪肝或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这些糖尿病人允许少量喝酒?
糖尿病人若能把酒戒掉当然最好,但考虑到现实情况,做起来确有一定难度,况且适量饮酒可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对改善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有益,因此,糖尿病人不是绝对不能饮酒,但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在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以下。
②没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
③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胰腺炎等)。
④肝功能正常。
⑤非肥胖者。

糖尿病人饮酒的注意事项
与普通人不同,糖尿病人饮酒有一些特殊要求:
①要严格限量。每次饮酒量以一个“酒精单位”为限,每周饮酒不宜超过两次。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建议:实在想喝酒也行,但不要多喝。男性每天不要超过 2 个酒精单位,女性则不要超过 1 个单位。一个酒精单位被定义为 10 毫升(或 8 克)纯酒精



(注:一个“酒精单位”大约含9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啤酒(含4%酒精)400毫升,或干葡萄酒(约含10%酒精)150毫升,或低度白酒(30度)50毫升。)
②不能空腹饮酒。因为空腹饮酒可导致严重低血糖。
③尽量选择酒精度数低的酒,如葡萄酒、啤酒等,高度烈性白酒应当禁饮。
④要注意监测血糖或尿糖,适当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
总之,糖尿病患者饮酒弊多利少,有时还会酿成意想不到的意外事故,为了自身的健康长寿,酒还是不喝为好。倘若实在推不掉,还是少喝为宜。
专家提醒 :糖尿病患者喝酒前一定要吃主食,切忌晚餐空腹大量饮酒,尤其是对那些晚上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如优降糖)的糖尿病患者,以免夜间发生严重低血糖。

另外注意酒后勿用镇静、安眠药,否则会加强药物的镇静作用引起安眠药中毒。饮酒前、后应当监测血糖,一旦确认饮酒导致糖尿病病情控制不良甚至恶化者,要立即中断饮酒,并调整治疗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