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气温等原因,许多人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如目痛、头痛、口腔溃疡、小便赤涩疼痛、大便热痢等,随着夏季逐渐到来,此种情况会更加常见。
为防疾病于未然,阻止已发疾病深入,可以选择具有清热降火功效的药茶进行预防与治疗。
1、八味代茶饮
【组成】甘菊15克,桑叶15克,羚羊角2.5克,带心麦冬15克,茯苓20克,积壳7.5克,泽泻7.5克,谷芽15克。
【制法与服用】以上各味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代茶饮用。
【本药茶功用】补脾养胃,清热生津,健脾利湿。治疗纳呆乏力、头晕目眩、耳鸣不聪、心不宁、小便不畅等症。
2、清热代茶饮
【组成】鲜芦根2支,竹茹7.5克,焦山楂15克,炒谷芽15克,橘红4克,桑叶10克。
【制法与服用】将以上各味药用水800毫升煎,代茶饮。
【本药茶功用】补脾胃,清利头目。治食欲不振、头胀目眩、全身倦怠等症。
3、清凉茶
【组成】茶叶、柠檬汁、蜂蜜各10克,白糖30克,冰块少许。
【制法与服用】用开水泡闷茶叶5~10分钟后滤取茶汁,加白糖、蜂蜜和柠檬汁,搅匀,煮沸晾凉后放冰箱冷藏,待用。饮时取出放入少许冰块饮用。
【本药茶功用】清脑提神,清凉止渴,消除疲劳。
4、菊花凉茶
【组成】菊花3~5克,白糖20克。

【制法与服用】菊花洗净,取500毫升热开水将菊花泡开,滤去菊花,晾凉,放入白糖,搅匀,加冰即可饮用。
【本药茶功用】祛暑提神,明目清火。是夏季祛暑的理想饮品。
5、龙胆菊槐茶
【组成】龙胆草10克,菊花6克,槐花6克,绿茶6克。
【制法与服用】以上各药研成粗末,放入保温瓶中,冲入沸水500毫升,闷泡半小时后去沉渣,即可饮用,1日3次服完。
【本药茶功用】泻肝火,清热,明目,凉血。适用于:①肝经实火导致的眩晕、头痛、目赤肿痛、耳鸣。或高血压病见有上述症状者。②湿热下注的小便涩痛、白浊、阴囊湿痒。注意脾胃虚寒、泄泻、舌淡苔白者忌用。
6、罗布麻钩藤茶
【组成】罗布麻90~180克,钩藤90~180克,红枣。
【制法与服用】取罗布麻与钩藤研成粗末。每取20克,加红枣10枚(去核),置保温瓶中,冲入开水,闷泡10分钟后,代茶频饮。
【本药茶功用】平肝息风,清热和中。适用于:①肝风内动或风热上扰的眩晕头痛。②小儿惊痢抽搐。③高血压,失眠。④预防感冒。注意阳虚者慎用。
7、芹菜红枣茶
【组成】芹菜250克,红枣10枚。
【制法与服用】将芹菜切碎,加红枣(去核)一并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20分钟后频饮,于1日内服完。
【本药茶功用】平肝清热,祛风除湿。适用于:①早期高血压病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者。②高脂血症。③乳糜尿,血淋。
8、野菊车前茶
【组成】野菊花15克,淡黄芩9克,车前子15克(包)。
【制法与服用】将上三味药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20~30分钟后饮用。一日分3次服完。
【本药茶功用】疏风清热,泻火明目。适用于:①湿热内蕴,清阳被遏,症见头目眩晕,或头部如裹。②高血压病,症见目赤、口苦者。注意胃寒泄泻,舌淡苔白者忌用。
9、野菊龙胆茶
【组成】野菊花15克,龙胆草3克,泽泻20克。
【制法与服用】以上各药研成粗末,放入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半小时去沉渣后饮用,1日分3次服完。
【本药茶功用】泻肝火,清湿热,利水。适用于:①高血压病致眩晕、头痛、目赤肿痛、口苦,辨证属肝胆实火者。②湿热下注致小便淋浊、阴痒、囊痛、便毒等证。注意胃寒泄泻,舌淡苔白者忌用。
10、银花清利茶
【组成】金银花15克,白糖10克。
【制法与服用】饮用时加入200毫升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
【本药茶功用】清热止痢。适用于赤白痢、大便带脓血。
11、金芪花茶
【组成】黄芪5克,金银花3克,茉莉花茶3克。
【制法与服用】用2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为止。
【本药茶功用】益气,清热,解毒。适用于疮疡肿毒、疮口久不愈合、慢性肾炎、慢性肝炎。
12、金银菊茶
【组成】金银花5克,菊花3克,绿茶3克,白糖10克。
【制法与服用】以上各味用200毫升开水冲泡,分三次饮用。
【本药茶功用】清肝解毒。适用于慢性肝炎、眼部炎症。
13、金天茶
【组成】金银花5克,天花粉3克,绿茶3克。
【制法与服用】用2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为止。
【本药茶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适用于肝经热盛,口苦咽干,黄疸。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2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