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脑供血不足的话,可能会导致脑缺血,引发大脑缺氧,从而损伤大脑功能。脑供血不足不仅造成头痛头晕、耳鸣和心烦等,而且也增加患脑梗死以及老年痴呆症风险,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为能规避风险,应及时识别,及早治疗。
脑供血不足有哪些症状?
1、感觉异常
之所以能感觉到冷热、麻木和疼痛等,主要由大脑所掌控。一旦出现脑供血不足,可造成感觉功能障碍,降低感知能力,比如嘴唇和舌头麻木、无法更好的感知冷和热、听力减退等。
2、神经功能异常
脑供血不足可影响神经功能,主要表现为困倦和全身乏力、没有任何精神、白天嗜睡、头部昏沉等,即使有充足睡眠也无法改善。脑供血不足一直拖着不治疗,性格会逐渐发生变化,比如异常暴躁、易产生暴力行为,又或是变得沉默寡言。
3、语言功能减退
语言中枢分布在大脑中,由于脑供血不足,无法为大脑提供足够血液和氧气,从而影响语言中枢系统,降低语言功能,大脑无法及时获取信号,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问题,不了解他人所说的话。
4、运动能力减退
任何一种运动均依赖于肌肉,肌肉组织由大脑掌控。大脑供血不足可影响行动能力,造成行动不协调,表现为总是跌倒、走路如同喝醉酒一般、四肢无力、口眼歪斜等。

怎样做能缓解脑供血不足问题?
1、喝水
身体中缺水可减慢血液流动速度,造成脑供血不足,因此应多喝白开水,每天的喝水量不能低于2000毫升。特别是晨起后空腹喝杯水,能稀释血液,避免血液黏稠;每隔半小时喝150~200毫升水即可。白开水最好,也可以适当喝淡茶、牛奶等,拒绝喝含糖饮料和奶茶等。
2、科学用药
脑供血不足跟颈动脉狭窄有关。一旦颈动脉堵塞超过50%,那么症状就会凸显出来,还需及早就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应用频繁的药物是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调脂药;颈动脉堵塞大于70%,必须做支架手术,把狭窄的颈动脉扩张。
注意,颈动脉狭窄大于50%,症状并不是很显著,这种情况下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稳定好血压、血糖和血脂以及腰围等,做到饮食清淡和适度运动。
温馨提示
慢性脑供血不足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所以应积极调整。平时应做到饮食清淡,严格控制油、食盐和糖摄入,适当吃海带、黑米和蘑菇、黑芝麻以及鱼等,一顿饭吃7~8分饱就行。每天有足够睡眠,睡觉前可以听听音乐、泡热水澡或打坐冥想。
保持心平气和,消除焦虑、抑郁和烦躁等负面情绪。选择平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和散步等,能消耗更多热量,对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和血脂,保护心脏。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2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