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门诊遇到不少小便带血的患者,虽然最后的诊断并不一样,但是他们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都是非常紧张。一般进入诊间只有一句话:“医生我是不是肿瘤!我会有大问题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小便会有血。还有如果出现小便有血,我们该怎么办?
尿液中含血量的不同,尿液颜色的变化也不同
什么是血尿?
血尿在医学上的诊断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大于等于3个红细胞,提示尿液中红细胞增多,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
一般我们常见来门诊的血尿患者,其实是出现的是肉眼血尿。也就是可以直观发现的尿色偏红的变化。
血尿的临床表现
肉眼血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现尿液颜色的变化,根据出血量的多少而呈现不同颜色。尿呈淡红色也就是常说的洗肉水样,提示每升的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而出血较为严重时,尿液的颜色可以呈血液状。
尿液检查是明确血尿的最准确检查,同时也是对于血尿诊断的首选方法
将全程的尿液进行分段,刚排出的尿液称为初始尿液,如果起始段的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排尿到最后,又称为终末端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如果三段尿液都呈现红色,也就是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自肾脏、输尿管或者膀胱。
哪些疾病会导致血尿
尿路感染
对于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常出现终末血尿,又是为全程血尿,甚至有血块排出。但对于中国患者,可以说这是一个特性,就是经常当出现血尿的时候,才会让患者出现紧张的情绪。所以很多在临床上遇到尿路感染的病人,其实病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当出现感染以后才会来医院就诊。
尿路感染导致的血尿时因为病变累及了黏膜、黏膜下层,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片状出血斑。
尿路感染的尿常规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同时存在红细胞和白细胞
因为是炎症刺激所导致的血尿,所以当抗炎治疗后,感染症状消失以后,血尿症状会立即消失。
在治疗上主要是抗菌药物的饮用,同时包括多饮水,减少对尿路的刺激。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容易出现血尿的疾病,一方面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可因为气候变化、劳累、饮酒、便秘、久坐等因素,使前列腺突然充血,这个时候会出现血尿的情况。另外一方面是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同时因为合并症较多,往往口服抗凝药物比如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等,当用力排尿的时候,出现前列腺充血后出血。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容易出现血尿的疾病
对于前列腺增生出现出血的患者,首先的治疗方式是停止使用抗凝药物,其次如果出血量较大已经在膀胱内形成血块,建议患者留置导尿管,避免再次因为费力排尿而导致的出血。
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如果长期口服5还原酶抑制剂,不但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降低前列腺出血的风险。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是对于各个年龄段人群最容易导致出现血尿的疾病,它出现血尿的原因非常好理解,因为结石在尿路的嵌顿和摩擦,所以导致尿路上皮出现出血的情况。一般和尿路感染鉴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尿常规检查,这个时候往往的表现是没有感染的血尿,同时合并有腰痛的症状。
结石对于尿路上皮的摩擦,极其容易导致出现血尿
治疗方式就比较简单了,什么时候结石排掉了,什么时候血尿就消失了。
泌尿系统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包括侵犯集合系统的肾癌、输尿管癌、膀胱癌以及前列腺癌,只要是侵犯到了尿路上皮,都会出现血尿的情况。这也是大部分人对于出现肉眼血尿极度恐慌的原因。为什么肿瘤出现的血尿反而会被患者忽视,那是因为肿瘤导致的血尿的严重程度,往往和肿瘤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对于肿瘤的治疗,那没什么好说的,能选择手术还是尽可能选择手术切除治疗,当然这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肿瘤有没有转移来进一步决定。
总结一下,临床上我们遇到的血尿情况很多,并不需要过度紧张,并不是说有血尿了就一定是肿瘤,就一定是不可救治的疾病。在临床上通过合理的检查,可以明确导致血尿出现的原因,针对原因的治疗可以非常快的消除血尿!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