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蒸疗法历史久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已载有熏洗方八首。《黄帝内经》记载了用椒、姜、桂和酒煮熏治疗关节肿胀、疼痛、伸展不利等痹证。熏蒸疗法的最早病例记载见于《史记仓公列传》,书中记述了他治疗济北王的侍者韩女腰背痛的病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有许多熏蒸疗法,涉及内、外、妇、儿、眼、骨伤诸科。迄至清代,熏蒸疗法日臻完善。由于中药熏蒸疗法简便有效,用途广泛,故时至今日仍被大量应用于临床。
药物熏蒸的治疗原理
中药熏蒸治疗仪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开出不同的中药方,中药汽雾化深入人体内,可通过药物离子对全身皮肤、穴位、孔窍的吸收渗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肌体内毒外出、扶正祛邪,可谓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等多种功能,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因病施治,药物对症,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药物熏蒸疗法的功能和作用
1、药物渗透作用:因为中药煎煮以后,它的中药有效成份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渗入皮肤,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改善微循环:人体在熏蒸过程中,它的皮肤温度会升高,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液循环增快,促进了皮肤和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促进关节肿胀的消退和促进组织的再生能力;
3、物理温热作用:能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同时可以降低皮肤末稍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皮肤的紧张,肌肉的痉挛和强直,这样可以减轻和缓解关节的疼痛;
4、发汗解表、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解毒避秽、防疫保健、杀虫止痒等诸多功用,可广泛用于全身各种病症的治疗,并有着较好的疗效;
5、药物熏蒸还能使皮肤光滑细润、补肾壮骨、养容生肌、延年益寿;
6、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皮肤病再辅以针灸治疗,加强病灶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机体自然生理机能动态平衡,恢复皮肤自我养护功能,彻底解决复发难题。

中药熏蒸的适应症
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
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痛、关节功能障碍、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内科疾病:感冒、咳嗽、气喘、老慢支、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痛、腹泻、胃寒、腹胀。
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乳腺增生、乳腺炎、更年期综合症。
月子病:产后留下的腰、腿痛综合症,头痛,眩晕,浑身无力,四肢冰凉,怠惰嗜卧,身重酸楚等。
中药熏蒸的禁忌症
(1)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心绞痛、精神病、青光眼等;
(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
(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
(4)急性传染病;
(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
(6)对药物过敏者。
中药熏蒸的优点
效果独特——药物施布于皮肤、孔穴、腧穴等直达病灶,迅速取得内服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原理科学——促使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驱邪而不伤正气,发汗而不伤营卫,内病外治,通经活络。
绿色高效——药物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管,有效增大药物浓度,最大限度提高药物利用率,真正达到完全吸收。
环保安全——“皮肤吃药”,毒副作用小,肝肾受损少,不伤肠胃,它既能防病治病,又不需“良药苦口”。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