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长15〜35cm,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cm,宽0 5〜l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cm,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阔叶半枝莲
【鉴别】(1)本品茎横切面:茎类方形。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外被角质层,可见气孔、腺鳞。四棱脊处具2〜4列皮下纤维,木化。皮层细胞类圆形。内皮层细胞1列。中柱鞘纤维单个或2〜4〜12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四角较密集,壁较厚。维管束外韧型,四棱脊处较为发达。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髓部宽广,薄壁细胞类圆形,大小不等,可见壁孔,中部常呈空洞状。
半枝莲中药饮片呈不规则的段,茎方柱形,中空,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多破碎,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萼下唇裂片钝或较圆;花冠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黄疸,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15〜30g。
半枝莲与半边莲的区别
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常缠结成团。根茎极短,直径1〜2mm;表面淡棕黄色,平滑或有细纵纹。根细小,黄色,侧生纤细须根。茎细长,有分枝,灰绿色,节明显,有的可见附生的细根。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皱缩,绿褐色,展平后叶片呈狭披针形,长1〜2. 5cm,宽0 2〜0 5cm,边缘具疏而浅的齿或全缘。花梗细长,花小,单生于叶腋,花冠基部筒状,上部5裂,偏向一边,浅紫红色,花冠筒内有白色茸毛。气微特异,味微甘而辛。


中药饮片半边莲呈不规则的段。根及根茎细小,表面淡棕黄色或黄色。茎细,灰绿色,节明显。叶无柄,叶片多皱缩,绿褐色,狭披针形,边缘具疏而浅的齿或全缘。气味特异,味微甘而辛。

【性味与归经】 辛,平。归心、小肠、肺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臓胀水肿,湿热黄疸,湿疹湿疮。
【用法与用量】9〜15g。
半枝莲和半边莲都有清热解毒和利尿的功能,临床都可以用于治疗疔疮肿毒,蛇虫咬伤,黄疸等疾患。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gongxiaozuoyong/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