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量用法

独活属祛风湿药(凡以祛除肌肉、经络及筋骨间风湿,治疗痹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去风湿药)。

独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湖北、四川、浙江、安徽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处方用名】

独活、川独活。

【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

本品辛散苦降,气香温燥。既能温燥寒湿,又可疏散风邪。故有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之功。因其性下行,故对腰以下之痹痛,尤为多用。

1、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尤以下部(腰膝部)之痹痛更为适宜。常配桑寄生、细辛、防风、秦艽等同用。

2、祛风解表: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配防风、荆芥、羌活等同用。

【用量用法】

3~1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用。

【药效比较】

羌活、独活二药均有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之功,均可用于风湿痹痛,风寒挟湿者。然羌活气味雄烈,燥散性大,常用祛风解表。凡风邪在上在表,上半身风湿痛多用之;独活气味淡薄,性善下行,善祛筋骨间风湿,故凡病邪在下在里,下半身风湿痛多用之。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痉、女子疝瘕。”

《名医别录》:“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汤液本草》:“羌活气雄,独活气细,故雄者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非此不能除。……细者治足少阴伏风头痛,两足湿痹不能动止者,非此不能治,而不治太阳之证。”

药物成分:含挥发油、当归醇、当归素、佛手柑内酯等。

药理:有抗关节炎、镇痛、镇静及催眠作用,并能直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附注】

各地区习惯作独活使用的还有如下几个品种:

(1)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当归(兴安白芷),主产东北等地。

(2)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尾独活,主产于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3)伞形科草本植物软毛独活,主产于陕西、山东、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4)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楤木(九眼独活),主产于陕西、甘遂、四川、云南等地。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量用法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gongxiaozuoyong/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