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比较年幼的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三观没有发育完成,对大人的依赖很强,如果随意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淘气,胆小,不成器,孩子会从心理上认同,并在不断的行动中强化这些特质,家长又对这个特质给予确定的反馈,最终变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影响孩子一辈子。
所以育儿专家们一直强调,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要给孩子的人生设限。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标签具有两面性,正面的标签也可以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作用。
记得孩子出生以后特别胆小怕人,看到陌生人,赶紧躲到家人背后把脸埋起来,路上看到蚂蚁,哭喊着跳到妈妈怀里求抱抱,每天的口头禅是我害怕,怕恐龙,怕鬼,怕蚂蚁。

“你怎么那么胆小”,这句话上百次到嘴边被我生生的咽下去。我抱着她,妈妈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
从此我尽量创造机会,带她去野外,她第一次走过木板桥,我抓住机会表扬,宝宝好勇敢呀,可以自己过桥了,妈妈都不敢呢。慢慢地,孩子的口头禅变成了,我很勇敢,我很厉害。
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到来自父母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代表着父母的期望和评价,当父母说出或者做出这些期待和评价,就相当于给孩子贴了一个标签,孩子会不自觉地往这个标签靠近,并最终变成父母嘴里的样子。

孩子的成长是个不断进行自我实现的过程,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标签,那他就会慢慢激活自己,把这个标签变成自己的闪光点。
给孩子贴正面的标签,也需要讲究技巧和方式。
不给孩子设限
正面标签也会给孩子设限,例如,这个孩子一看就是个读书的料,这算是一个正面的标签,可是万一孩子的理想是做一个音乐家歌唱家呢。这不是生生地扼杀了孩子的理想吗?
标签不要过分夸张,脱离实际
有些家长过于急功近利,希望孩子变成最最优秀的人。你是一个聪明,勇敢,乐观,无所不能的孩子。孩子一听就很假,他能明白家长是通过语言对他进行控制,反而排斥。
所以贴标签不可假大空,要落到实处,是孩子真实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事情。

尽量具体化,细节化,多夸奖品质
像认真,努力,坚持,乐观这些品质,不管到什么时候,想要成功都需要这些品质。家长可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观察孩子,不断强化孩子。
老师说你最近学习很努力,成绩进步很大哦;
你说坚持每天看一本书,已经坚持十天了,超出了妈妈的想象;
你才七岁就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了,妈妈很欣慰。
这对父母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父母们摒弃已有陈旧思想,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帮孩子点亮更多的闪光点。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muyingyuer/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