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药不能掰碎吃?

身边不少年轻朋友都当起了妈。在最近的一次聊天中,一朋友就谈起上个月她4岁女儿生病吃药的事。

“就上个月,我女儿感冒上医院拿了药,我看到其中有一种圆形的药片,怕她不会吞,就给掰成好几片。后面跟那医生提起,把医生急坏了,说那药是不能掰碎了吃的。说幸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不良反应。让以后注意下。”

宝妈疑问:为什么有些药,不能掰碎了喂孩子?

大家听了就不解,都吃了这么多年药,确实都没有去注意过药品能不能掰开吃这个问题。

于是便转头问我:“小林,为什么不能掰碎了吃呢?都是吃到肚子里,有什么不一样吗?”

经她们这一问,我才发现,在生活中,我们过多关注的是吃药的时间以及剂量,却很少关注这药不能掰开吃,能不能磨碎了或嚼着吃。

宝妈疑问:为什么有些药,不能掰碎了喂孩子?

为什么有些药品不能掰碎了吃?

在片剂、胶囊剂中,原则上所有标有缓释、控释、肠溶的药品都不能掰碎了吃。

这是因为,这类型的药品在设计上就考虑到药物在人体中的释放和吸收等问题。利用技术将药物包裹起来,如薄膜包衣、胶囊等等,控制其在胃中或者肠道中释放的剂量、时间等等。

宝妈疑问:为什么有些药,不能掰碎了喂孩子?

一旦掰碎就会破坏药品的这种结构,例如:原本要在肠道吸收的药物,一掰碎服用就会在胃中被吸收掉。不仅仅影响药效的发挥,还可能造成药物中毒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所以这类药品,是不能掰碎了吃的,也不能嚼着吃,更不能磨碎了冲水或泡奶粉一起喝。

事实上,不单单是小孩用药时需要注意这类问题,老人也特别需要关注,尤其是需要长期服用某一类药物的患者,如三高患者。

宝妈疑问:为什么有些药,不能掰碎了喂孩子?

那什么是缓释、控释跟肠溶剂呢?

缓释剂:口服中常见的xx缓释片、xx缓释胶囊,采用膜、微球、微胶囊等技术包裹药物,从而控制药物在肠胃中缓慢释放,达到保持血药浓度稳定,减少服药次数的目的。

常见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等。

宝妈疑问:为什么有些药,不能掰碎了喂孩子?

控释剂:xx控释片、xx控释胶囊,同样利用特定材料包裹药物,控制其在肠胃中定时定量释放,因此药物释放的速度是恒定的,能更好的控制血药浓度,减少服药次数,一般一天只需要一片/粒。

常见如:格列吡嗪控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肠溶剂:则是设计成特定在肠道中溶解释放的药物。这类药物通常不能耐受胃酸或者对胃部刺激较大,因此利用特殊材料包裹药物使其在胃中不易溶解,到达肠道后才释放。

常见如: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淀粉酶、多酶片等。

宝妈疑问:为什么有些药,不能掰碎了喂孩子?

这三类剂型正常情况下是不能掰开吃更不能掰碎(磨、压、砸、咬等)着吃也不能咀嚼着吃。只能整片、整粒服用。

不过,有一些缓释片是可以对半掰开吃的,注意是整整齐齐的对半掰开。通常这类型的药片中间都有很明显的刻痕,需要减少剂量服用时,可以沿刻痕对半掰开。

宝妈疑问:为什么有些药,不能掰碎了喂孩子?

这类缓释剂,采用的多是微囊技术,也就是将药物包裹在成百上千很小的球囊中,每一个球囊都是独立的给药系统,再压成片剂,因此掰开不会影响药品的结构。

常见的有: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

至于到底能不能掰开吃,可以看说明书。不同厂家,使用的制剂技术是不一样的,为了用药安全,最好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