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药健康科普者,新年能送大家的祝福不多,唯有愿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健康多一点,快乐加一分,团团圆圆过大年。
那作为年轻人,如何给家里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送健康呢?正确打开方式看这里。

一、血压的测量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都会在家里自备监测仪器,如血压计。血压计的应用,可以随时监测到血压的变化,反馈血压控制情况,进而调整用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血压计的选择: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

2、怎么测量:
测量时:环境尽量保持相对安静、休息5~10分钟再测;坐姿测量;测量前不要运动、憋尿,吸烟、喝咖啡等,另外左右手随便哪种都能测量,不用纠结。
测量频次:
a、刚开始用药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是清晨服药测量一次,晚上睡觉前测量一次,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计算平均值;

b、血压稳定者,一周测量一次即可
C、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可以每天服药前测量一次血压;
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专门的血压监测记录本上,不管最后是不是取平均值,都应该将每一次的检测数据如实登记在册,最好是包括:日期、患者当天的状况、血压情况、用药情况。

3、怎么看
血压有波动是正常的,波动范围为高压90~140;低压60~90,只要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即可。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只要血压波动不大,也就是血压控制平稳即可。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家庭监测血压值≥135 /85 mmHg;诊室监测血压值≥140 /90 mmHg。

二、常见药品的服用
短效降压药:一天2~3次,常见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卡托普利、维拉帕米等;
长效降压药:一天1~2次,常见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沙坦类、普利类(除了卡托普利)等。

对于短效降压药,尽量不要忘记服用,容易使血压波动大,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回到家的儿女,可以看看自己的父母是否有按时服药,以及药物服用是否正确。
在通过监测血压、以及药物服用情况,大体判断自己家里父母的血压控制情况。看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更换降压药等。

三、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
地平类药物:全身性心动过速、下肢水肿、头痛、面色潮红、心悸、牙龈增生等,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等。
其中短效的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由于血压维持时间短,容易出现反射性心率加快,需要特别注意。

利尿剂类: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尿酸升高、低血钾症、糖脂代谢异常,增加糖尿病风险等,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药物。
沙坦类药物:恶心、体位性低血压、眼花、高血钾等,常见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等。
普利类: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干咳、低血压、喉头水肿以及血钾升高等,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等。

β受体阻滞剂类:心率减慢、失眠、抑郁,诱发支气管哮喘等,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普萘洛尔等。
可以通过询问服药后的情况,留心家里三高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进而帮助家里三高患者判断药物选择是否合适。

由于大部分的三高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对于高血压的知识较为缺乏,知识获取也较难。因此,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协助家里老人科学降压,更好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