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看体检报告。尤其是上了四十以后的中老年人,每次体检,就怕体检报告上出现个异常。
在体检中,较为常见的异常便是血脂异常了,很多人在得知自己血脂高的情况下,想到的便是赶紧吃药把血脂降下来。而由于“他汀”是最常见最出名的降脂药,就成了很多人降血脂药物的不二选择。但血脂高,还真就不一定就要吃“他汀”。
更为关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血脂异常都需要立马服用药物的。降脂药的服用以及药物选择,可是有讲究的。

这些情况下,不需要立马服用药物
通常在体检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血脂的四个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在这四个指标中,前三个不管哪一个高出标准值,都代表血脂出现了异常。而血脂异常的出现不一定就是高血脂,像这些情况下,就不需要立马服用药物:
1、总胆固醇(TC)低于5.7mmol/L时;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3.6mmol/L时;
3、甘油三酯临界升高,TG低于2.26mmol/L时;
4、单纯甘油三脂升高,TG低于5.6mmol/L;

这四种情况,在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情况下,只是单纯的一个或两个血脂指标升高,且并没有升高很多时,不需要立马服用药物。
建议是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慢慢将血脂降下来,但是如果在生活方式干预1~3月后,血脂不降反高,就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了。

进行药物干预时,降脂药这样选:
1、这4种情况下,优先选择他汀类药物
a、单纯胆固醇升高:如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b、单纯甘油三酯升高(2.26~5.6mmol/L)
c、胆固醇合并甘油三脂升高,其中甘油三脂TG<5.60mmol/L
d、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时,血脂一旦出现异常即需要长期服用他汀,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事实上,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降胆固醇的,对甘油三脂的作用有限,当甘油三酯高出一定值,就需要服用专门降甘油三脂的降脂药,如:贝特类。因此:
2、这2种情况下,需要选用到贝特类
a、甘油三酯TG高于5.63mmol/L时;
b、胆固醇合并甘油三酯,在服用他汀后,甘油三脂降低不明显(或反升高),需联用贝特类。但要注意肝功能及肌肉损伤的出现,因为这两者药物的联用可能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的来说,一旦出现血脂异常,需要立即干预。在血脂不是很高的情况,优先生活干预,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但如果生活干预下,血脂不降或反高,即应进行药物控制。
而药物的选择,除了根据血脂升高情况外,还需要结合自身身体条件,因此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降脂药都具有肝脏及肌肉损伤的副作用,在服用期间,都应当定期监测肝功能(转氨酶)及肌酸激酶指标。
参考资料: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