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横行的这些年,随着一起横行的还有各种谣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糖尿病那些跟药物相关的谣言误区。
吃药上的谣言:
1、吃降糖食物,就可以不吃降糖药
“是药三分毒”,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对于长期服用降糖药存在较大的抵触心理。因此,有些患者就会迷信于那些据传有降糖作用的食物,例如:苦荞麦、苦瓜、南瓜、红薯、黑木耳等。
认为只要天天吃这些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就不用吃降糖药了。这样的想法十分危险。
要知道,这类据传有降糖作用的食物,通常指的是其含有某一类或某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成分,而结论多是经过成分提纯后实验得出的结果。

因此,就算真的含有降血糖作用的成分,我们日常食用的量也是有限,根本谈不上降糖。
而大量食用,且不说是否能达到降糖作用,单这个“大量”的行为就已经存在危险性,吃撑还算小的,食物中毒咋办?另外也没办法长期坚持下去呀。
所以说,要想靠一两样或几样食物达到降糖目的根本不可能,该吃药还是得吃药,而饮食上营养均衡,多种食物搭配,控制摄入总量才是正道。

2、注射胰岛素比口服降糖药物好
胰岛素是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因为一些患者就会认为注射胰岛素比口服降糖药物要好。
但事实上,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情况都是不相同的,是适合胰岛素还是其他降糖药物,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的。
像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几乎丧失,因此需要注射外源胰岛素控制血糖;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则复杂得多。
像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则可以通过服用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吡嗪),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并不需要注射胰岛素。
另外,长期使用胰岛素具有增加体重的趋势,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慎重使用的。
所以,并不是注射胰岛素就一定比口服降糖药物好,适合自己的,可平稳控糖、并且不良反应少,就是好的降糖药。

3、糖尿病前期不需要吃降糖药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值处在: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的时期。
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不少的患者就会觉得,血糖只是高出正常值一些,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不需要吃降糖药。但具体需不需要吃可不是这样简单判断的。

糖尿病前期,确实是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改善的,但能够严格坚持生活干预的患者往往很少。
因此,对于通过3个月左右的生活干预后,血糖仍降不下去的患者,是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或服用二甲双胍,协助降血糖的。另外糖尿病前期,用药得当,并且用药时间把控得好,是有利于逆转糖尿病进程的。
所以,糖尿病前期要不要用药,取决于自身生活干预的坚持情况以及自身身体状况决定的,该用药时就用药。

总的来说,对于糖尿病用药,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医生的诊断,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人云亦云。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