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降压药不太好用了,可以加量吗?

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接近3亿之多,与如此庞大的患者人群所对应的是数量众多的降压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很多常用的降压药,现在慢慢很少见到了。

对此,一些患者可能就会疑惑,为什么以前常吃的哪几种降压药现在比较难买到了?难道老的降压药不好吗?新的降压药就好吗?今天,我们就聊一聊。

那些老的降压药,为什么现在不推荐了?老药、新药,该怎么选?

为什么有些老的降压药现在都不推荐了?

事实上呢,真正开始规范降压药治疗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最早出现的是利尿剂降压药,接着是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最后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沙坦类)。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利尿剂的历史最为悠久,而沙坦类药物则是较近出现的。但这5类降压药都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地位不相上下。

不过在利尿剂出现前,也有一些用于降压药的药物,如抗疟疾药戊胺喹、神经节阻断剂药物(樟磺咪芬、利血平),但除了利血平,其他都难以在临床中应用。

那些老的降压药,为什么现在不推荐了?老药、新药,该怎么选?

而在这些降压药中,较早出现,但不再作为一线用药推荐的老降压药,主要是短效类降压药,如:利血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降压0号、卡托普利、阿替洛尔等。

这些不再作为一线推荐用药,慢慢少见的降压药,其原因主要有2点:药效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压的关键是平稳。而药效短,服药次数就多,就容易出现漏服,就会导致血压波动大,而不利于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的保护,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还高。

因此,这些老的降压药慢慢就退出了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虽然不再作为一线用药推荐,但目前还不会退出高血压治疗药物的舞台。

那些老的降压药,为什么现在不推荐了?老药、新药,该怎么选?

那么,对于患者来说,该选择老的降压药,还是新的降压药呢?

目前推荐的一线用药,主要是长效类降压药,如: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等。

这类药物多是能够维持较长的降压效果,可24小时保障血压的平稳,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另外,如普利类、沙坦类新药,在对患者心脑血管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更好降低高血压对这些靶器官的伤害。

而老的降压药,则在药效持续时间上较短,不利于血压控制,同时可能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对心脑血管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上也不如新药。

那些老的降压药,为什么现在不推荐了?老药、新药,该怎么选?

但不管是老的降压药,还是新的降压药,都有降压作用。只是在降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靶器官保护作用上不同而已。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经济实力允许,那么就选择新药;而经济较为拮据的患者,则可以则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老降压药。

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上除了考虑降压药效果等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经济因素。但不管选择什么降压药,重点在于是否有坚持规律服用药物,毕竟有吃才能保证血压控制平稳。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