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得了脑梗死疾病?
看到这个问题时,小林药师很想对提问者说,自信点,这不是感觉,而是事实。
在2018年一项针对中国60万人群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就已显示,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1287.3/10万,而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

首先,来了解下,脑梗死的高危因素都有哪些?
脑梗死,又叫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血管壁局部病变导致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细胞死亡。
脑梗死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各类脑卒中的3/4,其病死率仅低于心肌梗死和癌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第三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
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不可干预因素,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糖尿病、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喝酒等可干预因素。

在可干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存在高血压的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危险是血压正常者的3.9倍。
另有研究人员MaNahon通过对西方国家9个前瞻性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舒张压相差5mmHg,脑卒中的危险性相差34%。

当然,糖尿病、血脂异常也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死亡的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7.9倍。
血脂异常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在血脂异常患者中,50%合并有高血压,37.5%合并有冠心病。所以,诱发脑梗死的危险更是加倍。

那么,为什么会感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得脑梗死疾病呢?
1、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较低
从前面诱发脑梗死的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
有数据显示,农村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城市快。在对2012-2015 年全国高血压流行现状的调查结果已显示,农村地区的患病率首次超越了城市地区。
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农村地区均低于城市。其中高血压的治疗率更是远低于城市。
也就是说,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较低。这就导致由高血压引发的脑梗死发生率更大。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农村地区较高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针对2016年度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37.7%的住院脑卒中患者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74.6%的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
而在这些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卒中患者中,农村地区高于城市。这也就导致农村地区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危险性又增加了一层。

3、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药物的应用率,农村地区较低
脑梗死多是由于血管中血栓形成后脱落而导致的。
因此,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重在预防血栓的形成及稳固血管中的斑块。但是,在农村地区,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药物的应用比较低,或者说很多农村人对于这类药物甚至没有概念。
这也就直接导致农村人出现脑梗死的概率又大了一截。

4、农村地区多存在饮食不均衡问题,同时存在以高盐为主的饮食习惯
对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生活方式差异分析中,有62.3%的患者存在缺乏运动;而54.9%的患者存在高盐饮食,另39.2%的患者存在饮食荤素不均衡的问题。
其中,农村地区多以高盐饮食为主,同时在荤素均衡、蔬菜、水果或酸奶的摄入量上,也远低于城市地区。
而高盐等不健康饮食习惯,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从患者角度来看,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对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认识不够,是农村地区患者脑梗死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而从医疗分配角度来看,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分配远低于城市,同时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病知识普及不够,这就使得农村地区对心脑血管类疾病预防及控制率都较低,脑梗死发生风险较高。

综上来说,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出现脑梗死疾病是多因素影响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增加,而对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无法及时预防。其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但总的来说,不管是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预防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还是重在个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各种高危因素才是关键。
当然,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者,该吃药还是得吃药,积极治疗,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