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工作时,经常遇到不少高血压患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长期口服降压药物,现在血压一直稳定,是不是可以停药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医生还是会要求患者坚持服药。

难道,降压药真的要吃“一辈子”?擅自停药后果真的会很严重?
首先,降压药不能停。血压一平稳就停药,这是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认识。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终身伴随的慢性疾病,目前虽然还不能根治高血压,但是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就可以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和其他并发症。
因此,积极地、长期地、规律性地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最可靠的方法。
同时,血压控制正常是降压药治疗的结果,如果贸然停用降压药物,在失去了药物作用后,血压又开始升高,这种血压波动也会对心、脑、肾造成非常大的损害。

那么,高血压患者有没有停药的可能呢?一般来说,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做停药处理:
1.轻度高血压,生活方式改善之后血压恢复正常。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当某些身体状态或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得到控制,如体重控制正常、戒掉烟酒、运动量增加、情绪放松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所以,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在不用服药,血压也能维持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停药。

2.环境发生变化时血压恢复正常。
血压因气温高低会有所变化,天气热了,一些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比冬天有所下降,有的患者则在高原地区血压高,回到平原地区后无需服用降压药物,血压也能自行恢复正常。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停药或减量处理。但是,患者也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忽高忽低。

3.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降压药物存在副作用,如普利类降压药物常见的干咳,会影响患者生活;地平类降压药物服用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脚腕水肿、牙龈增生的副作用。
当药物不良反应程度较重时,患者需做停药处理。当然这里的停药,是将原来的药物,换成另外一种类型的降压药。

4.特殊状态下。
指某些特殊情况导致的短时间停药。如果妇女处于妊娠状态,有些降压药物会影响胎儿发育,必须停用,换为妊娠安全的药物;手术当天,如果需要全麻,因麻醉需要禁食、水,降压药物这时也需要暂时停用。
血压降至正常,就停药,这样的做法危害性大?
在治疗高血压时,血压正常了就停药,这是不少些患者都认为,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经被治愈,所以就自作主张地停药。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原因是,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
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少药量。
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在这点做法上,林药师给各大患者朋友们提个醒,该不该停药,什么时候停药,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莫擅作主张,随意停药,以免造成心脑肾靶细胞损伤的危害。

最后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忘记服用降压药,还需要补服吗?
在这个问题,忘记服用降压药,是否需要补服?这主要还是要看平常吃的是什么药,大部分的药物都是长效的降压药,降压药一般吃到一周左右,就可以让血液里面的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如果吃的是长效的降压药,偶尔漏吃一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也没有必要去补服 。
如果平时吃的是短效降压药,比如一天需要吃 3 次的降压药,如果漏吃一次,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要测量血压,根据血压的情况、血压的高低,看看是不是需要加倍补服药物。

最后,控制高血压,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
如果吸烟、过量饮酒、高盐膳食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单纯靠吃药,药物再好也难有好疗效,这也是很多人服用2、3种降压药而血压仍难达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正确的做法是除合理用药外,必须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