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工作压力增大和饮食结构改变,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也就是说平均每 10 个成年人中就有 4 个患有高血脂。
同时,患者群也逐渐年轻化,血脂异常已经成为30-50岁人群的“第一杀手”。

据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近40%。
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脑血栓,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异常就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那么,对于高血脂的常见问题,你了解多少呢?血脂达到多少才算高血脂?为什么饮食清淡还会高血脂?然后预防高血脂,今天就和林药师花3分钟时间搞明白。

血脂达到多少才算高血脂?
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类脂,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必需物质。而胆固醇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之分。
其中,“坏”胆固醇升高危害最大,是血脂检查的重要参考指标。它会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病。
如果这些斑块突然破裂脱落,更会迅速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俨然成为人们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血脂多高才算是异常呢?不同的医院正常参考范围有轻微的差别,大都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血脂异常参考标准,可以据此测定一下。

为什么饮食清淡还查出高血脂?
不爱吃肉,饮食清淡,却还是查出了高血脂,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是因为掉进了这3个高血脂“陷阱”里。
1.主食吃太多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一方面容易引起肥胖,导致血脂代谢异常。
另一方面碳水化合物中的单糖和双糖,本身又可以直接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导致高血脂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

2.坚果吃太多
适量食用坚果可以调节血脂,但超量食用坚果,总热量增高,反而容易导致高血脂。
3.代谢功能出现紊乱
素食当中缺乏某些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12,长期吃素导致这类维生素缺乏,会干扰人体脂质代谢,加重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血脂升高。

血脂高了应该怎么办?
高血脂重在“调”不是“治”,发现血脂偏高,首先应该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如果效果不好,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
1、低脂肪饮食。少食动植物油脂,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控制热量,尽量不吃煎炸食物,食物中尽量少放油,或用低脂或不含脂肪的食物代替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少食富含胆固醇好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鱿鱼等海产动物食品,膳食中胆固醇不宜超过300mg/日。
部分食物胆固醇含量表
3、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新城代谢,对预防血脂异常有积极的作用。
4、每日补充膳食纤维。饮食应粗细搭配,保证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在每日膳食中可添加燕麦片,荞麦以及海带或新鲜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5、多补充富含钾、钙的食物。钾在体内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富含钾的食物包括:苹果、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吃含高钙食物,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红枣、黑木耳、鱼等。

6、戒烟戒酒。长期饮酒能使血脂水平升高,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生危险,还能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7、运动调节血脂。适当强度运动量的持久锻炼,能减轻高血脂症,改善血脂构成,纠正人体生理、生化代谢失调,使脂质代谢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研究表明,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代谢,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适宜的运动有步行或慢跑,游泳、爬山、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8、药物干预治疗。主动降血脂,及时进行药物干预也是重要的手段。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其中,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
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血脂作用,降低LDL-C水平,减少胆固醇合成;同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防止动脉硬化形成,稳定或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如出现不耐受或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或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应考虑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

以上就是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高血脂常识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再忙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希望大家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血脂高的小伙伴,更要加强重视,定期检查。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