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最可怕的症状是哪种?高血压最严重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2.7亿人,发病率高达25.2%。

长期高血压可带来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包括脑出血、心梗。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的高血压患者中。其中,男性发病率较高,在此期间,高血压患者必须保持警惕。

高血压为什么会引起脑出血呢?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大脑小动脉的病理改变,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壁上出现玻璃体或纤维瘤变性和局灶性出血,局部缺血和坏死。

当高血压患者过度紧张和疲倦时,这些虚弱的血管就会在强大的血压下破裂。其中,静脉破裂是最常见。

高血压最可怕的症状是哪种?高血压最严重症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这三种症状,十有八九是脑出血要来!

1、四肢麻木

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这是因为,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痉挛并增加血液粘稠度,特别是在夜间,老年人的血液循环会变慢,这可能导致脑缺血和四肢麻木的症状。

此外,如果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患者也可能出现局部麻木。

然而,出于任何原因,高血压患者如果肢体麻木,都应高度警惕脑出血的可能性,应及时检查脑血管疾病,以免发生意外。

2、头痛

头晕和头痛是血管疾病爆发前最常见的表现。如果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的原因,就会感到异常头痛。此时,他们应该警惕是脑出血的前兆。

脑出血引起的头痛最初可能是间歇性的,然后逐渐恶化并成为持续性头痛。同时,它还可能伴有头晕,视力下降和其他不适症状。

3、流鼻血、指甲下有红斑

指甲下有红斑和流鼻血,这两种都是毛细血管出血的表现,对于高血压患者,这两种表现也是脑出血的征兆。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高血压患者常有流鼻血症状,可在六个月内发生脑出血。

因此,一旦流鼻血和指甲下出现红斑,一定要保持警惕。

如何预防高血压诱发脑出血?

1、控制血压,提防隐形盐。根据作息调控好血压,能把脑溢血的风险降低30%左右。

人体血压有两个高峰。第一个血压高峰是在上午10点左右,另外一个高峰在下午4点左右。

下午高血压的高峰更容易造成脑溢血。所以中午吃完饭小憩15~30分钟,可以降低脑溢血发生的风险。

大家都知道,控盐有助于减轻高血压、预防脑溢血,但近些年,由于“隐形盐”的存在,虽然大家吃食盐少了,但是食盐里的罪魁祸首——钠的摄入反而有所上升。、、

比如味精、番茄酱、蚝油、酱油、甜面酱、甜品、冰淇淋、香肠、熏肉、方便面等都含有大量的钠,高血压患者还是及时避开为好。

2、定期体检。除了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还有一种叫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大脑内的动脉瘤破裂造成的出血。

研究表明,35~75岁的人中大概有3.5%~7%的人大脑内有动脉瘤,但是脑动脉瘤破裂前多数不会有任何症状!大家可以选择到医院通过体检来预测将来是否可能存在脑溢血的风险。

3、坚持用药的同时也要注意高血压用药的事项。

①避免随意服药:降压药的类型多种多样,发挥的机制大不相同。因此,患者必须遵医嘱用药,禁止随意加减药量,根据病情以及身体状况制定用药方案,有效避免不良反应。

②服药期间加强血压监测:部分患者会根据自己的症状变化随意增减药量,往往在症状显著的时候会增加药物服用剂量,而症状轻微的时候便减少用量。

对此,血压过低也会引起头晕等症状,而此时继续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因此,必须指导患者加强血压监测,定时进行检查,从而合理用药,保持血压处于稳定状态。

③避免单一使用药物:除了轻度高血压患者以外,其他病症类型患者避免使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用药能够发挥药物之间的系统作用,使得单一药物的使用量减少,能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④避免过度追求降压:降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度降压反而会引发机体不适。降压不论的过快还是过慢,都会引发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的会引发脑血栓。

⑤避免中途停药:有的患者会根据血压变化用药,血压偏高就用药,降低就停药,必须指导患者形成合理用药观念。控制血压是药物发挥效果的结果,但是影响血压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确诊为高血压必须长期服药,保持血压稳定。

⑥避免睡前服用降压药:患者必须根据血压监测的结果合理有效地服用降压药。例如:晚上血压上升,则晚上服用;白天血压上升则白天服用;如果是清晨升高,则需要采用长效制剂。

⑦无症状也要遵医嘱用药。对此建议 35 岁以上的群体,保证每年都要不定时地进行血压监测。患者的血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对此,每周监测 2 次即可;而没有控制的则需要每天监测。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