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4个血脂异常”!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血脂。血脂过高,还有可能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等。
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4个血脂异常!血脂异常被称作最隐蔽的“温柔杀手”,一般血脂异常的人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痛不痒,但事实上,血管已被慢慢“侵蚀”。

血脂好不好,认准下面这四个指标: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基本检测项目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我国ASCVD一级预防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mmol/L(mg/dl)]
血脂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
01总胆固醇(TC):TC 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TC水平容易受到生活方式、年龄、性别、血压等因素的影响。
临床意义:TC 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可作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之一。(但不及LDL-C 精准)
02甘油三酯(TG):TG 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且水平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大,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 值可能有较大差异。
临床意义:TG 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 LDL 或 HDL 的结构而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血清 TG 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当 TG 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占 LDL 比重的 50% 左右,故 LDL-C 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 LDL 总量。LDL-C 主要生理作用是将内源性脂质转运至外周组织利用,可以反映个体的血脂水平,其血浆水平受年龄、生活方式、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
临床意义:LDL-C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常规监测 LDL-C 对判断 ASCVD 的发生、发展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0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 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醇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临床意义:HDL-C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在机体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所以HDL-C水平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

血脂异常逐渐年轻化
不少年轻人常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等只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脑血管病以前确实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45岁以下发病者比较少见,但近几年来,临床上收治的脑梗患者逐渐年轻化,其中部分青年患者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
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
工作压力太大、常熬夜甚至通宵达旦、饮食不规律、久坐、缺乏锻炼等因素,都在不知不觉中危及着年轻人的身体健康,使身体代谢发生变化。
长此以往可出现血脂异常,引发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甚至致残。建议:年轻人不要倚仗年轻,只要事业,不要生活。有了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铸造健康的身体。

高血脂症年轻化的预防
1.合理饮食
肥甘厚味食物与高血脂密切相关,WHO 提倡每人钠摄入量≤ 6 g/d,食用油摄入量 25 g/d。过量摄入油脂与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存在密切关系。专家倡导“少吃油,吃好油”,控制脂肪摄入量在总热量的 30% 以内,每日胆固醇在300 mg/d 以下,饱和脂肪酸在 10% 以下 。

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堵塞血管使血流不畅,甚至闭塞,诱发其他疾病。因此食物中胆固醇含量应 <300 mg/d,多食果蔬,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2.加强运动
据调查显示,运动量不足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是引起高血脂症的环境因素之一。“迈开腿”运动对机体的脂质代谢具有积极影响。提高高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因此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对预防起着重要作用。督促年轻人站起来、动起来、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强壮体魄,更好地预防高血脂症的年轻化。

3.定期检查
现在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脑卒中更多的趋向年轻化。建议大家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降脂药物治疗
一旦患上高血脂症,轻度的,通过长期饮食调节和运动锻炼可以自愈。但如果到了中度或重度阶段,就要及时使用降脂药物。临床提倡不同作用途径调脂药的联合用药。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等。氨氯地平作为二氢哔啶类钙离子抗结剂,通过特异性对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产生阻断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产生抑制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
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他汀类治疗药物,能够降血脂,减轻炎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降低患者血压、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改善心绞痛症状具有效果。
最后,综上所述,随着高血脂越来越年轻化,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血脂异常等情况,建议每3个月定期检查,观察指标情况。无血脂异常每年体检常规检查即可,年长者可考虑每半年一次。单个指标的升高和降低很难判断身体状况,不要盲目担忧,一定要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必要的时候请咨询医生。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