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服药注意事项和禁忌

对于“糖友们”来说最怕的就是血糖忽高忽低,这种血糖的异常波动也是上述并发症最主要的原因,每天合理服用降糖药物则是稳定血糖最重要的手段。但是降糖药物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病情,服药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也不同,一不留神吃错了药就会出现血糖波动,甚至会面临诸如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不同种类的降糖药都是怎么降血糖的呢?服用这些药又有哪些讲究?

早晨空腹服用的药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马来酸罗格列酮片、罗格列酮钠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

主要作用是:可增强胰岛素在外周组织内的敏感性,并能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故每日早餐前服药1次即可。

饭前30分钟服用的药

磺脲类降糖药,包括: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瑞易宁)、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这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发挥作用,宜饭前30分钟服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格列吡嗪是控释片,格列美脲为长效制剂,这两种药于早餐前即刻服用,同样有效。

饭前5~20分钟服用的药那格列奈、瑞格列奈等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这类药物起效快,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会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餐前5~20分钟口服。

与第一口饭同服的药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此外还有倍欣、米格列醇等,其主要作用是促使饭后血糖值下降。有的糖友服用该类药物后常常会出现腹胀、排气增多、腹痛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服药数周后该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最佳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是在开始进餐吃第一口食物时嚼服,未进餐或未进食碳水化合物时则不宜服用该类药物。

饭后服用的药物

包括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等,双胍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可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内的吸收等。盐酸二甲双胍不会降低人的正常血糖,单独应用也不会使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由于双胍类药物对人的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少数患者服用后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因而服用该类药物的最佳时间是进餐中,也可在进餐后立即服用,这样可减轻该药对胃肠道的刺激。

二甲双胍肠溶片可以在餐前、餐中、餐后服用都可以。

总而言之

1、服用降糖药物均应遵从医嘱,从小剂量开始;

2、注意药物配伍,如磺脲类与双胍类同时使用可增强降血糖作用;

3、注意自身肝、肾功能;

4、若口服降糖药足够剂量治疗一段时间后,血糖始终很高,疗效不明显,可遵医嘱改用胰岛素治疗。

当然,除了好好吃药外,还需要做到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规范的血糖监测,才能更好地远离高血糖带来的严重后果。

合理饮食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总摄入量的1/3,注意土豆、山药、芋艿、藕等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食用,需相应减少主食量,常吃鱼、禽,畜肉和蛋类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规律运动

2型糖尿病的良好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和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可选散步、慢跑、自行车、游泳、广场舞等,阻抗运动可选哑铃、弹力带、俯卧撑、靠墙蹲马步等,建议运动时间,每周3~7天,累计时间150分钟。

血糖监测

定期进行糖尿病的检测对控制血糖来说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家里可以买一个血糖检测仪,测血糖时方便又省事,自己在家里也能知道血糖是否稳定。

根据2017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