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不但中老年人群会得病,甚至不少青少年也患了糖尿病。糖尿病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带来的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如腹泻、便秘等,使大部分糖友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严重的还可以威胁生命。
其中就拿腹泻来说,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约 20% 以上有腹泻,糖尿病腹泻多见于曾治疗或血糖控制得不好的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那么糖尿病腹泻,究竟是什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糖尿患者腹泻是怎么回事?
腹泻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见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及慢性腹泻,如果按照病因来分又可分为感染性腹泻以及分感染性腹泻。造成腹泻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受凉、饮食不洁、消化不良、肠道感染或者慢性炎症肠病引起的,但是糖尿病腹泻却是由于血糖控制得不好,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其中造成糖尿病患者腹泻的主要原因包括:
1、二甲双胍引起的
二甲双胍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应用非常广泛,降糖作用确切。但是,少部分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多数患者可以在服药过程中逐渐适应,减量服用或继续服用后,腹泻减轻乃至消失,但个别患者腹痛、腹泻严重,无法耐受。

2.合并有神经病变
在临床上,一些已经确诊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病变,尤其是自主神经病变,如胃肠神经病变,可使胃肠蠕动变缓,胃排空减慢,食物堆积在小肠,造成细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失调,并由此造成小肠运动过快,导致腹泻;胆囊神经病变,可使胆囊排泄障碍,脂肪吸收不良,也易造成腹泻;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脂肪吸收不好,也会造成腹泻,大便内还有脂肪样的油脂。
3.细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当然也可以是因为感染沙门菌、痢疾杆菌等病菌而发生腹泻。感染的途径主要通过不洁的食物和水,夏季比较常见。患者的大便呈水样,甚至有脓血和黏液,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腹泻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脱水,加重高血糖,甚至造成酮症酸中毒的危险。

尤其是这类人一定要注意腹泻的症状
对于糖友来说,经常出现腹泻是件不可忽视的事。据统计,约有2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症状。导致糖友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血糖不稳定。还有些糖友甚至以慢性腹泻为首发症状,迷惑性强,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这类病人一般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重,医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造成胃肠功能障碍,引起腹泻,会出现顽固性、间歇性、无痛性腹泻时, 糖尿病腹泻,夜间较白天多见,大便常为稀水样或半稀便,量不多,无黏液和血便,没有明显的腹痛,有时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那就要小心了。

这类糖尿病腹泻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夜间拉肚子频率多于白天,有时还会和便秘交替出现。倘若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及时控制血糖、调整心态,及时就诊。特别是在血糖控制不好时,忧虑或激动都会造成腹泻反复发作、加重病情,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得了糖尿病患者腹泻怎么办?
目前对糖尿病性腹泻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从饮食调理以及控制糖尿病病情来对症治疗。
1.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宜采用少油、少渣、高蛋白、高维生素半流质柔软质食物。少量多餐,每日5~6次。
②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补充热量或吃些牛肉、薏米等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③排便次数正常后,短期内不宜食用生拌蔬菜及含膳食纤维多的蔬菜。
④禁忌酒类、辛辣食品、坚硬果类等。

2.治疗和控制糖尿病:
①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②降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小于7.0mmol/L,非空腹血糖小于10.0mmol/L。
3.药物治疗方面:
①除了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药外,补充B族维生素也是不错的选择。B族维生素有改善自主神经的功能。症状较轻的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1,需遵医嘱治疗。
②腹泻严重者,可酌情使用黄连素,甲硝唑或喹诺酮类药物,以减轻近端小肠的细菌过度生长情况,改善腹泻症状。
③针对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可予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或西沙比利等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近端小肠肠腔内细菌的过度生长;应用消胆胺以改善胆汁酸代谢,减轻脂肪泻;补充胰酶制剂如多酶片或胰酶片等以促进代谢吸收。
④抗胆碱能药物:如654-2(山茛菪碱)、复方苯乙哌啶及可待因等药,对部分病人有减少大便次数、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⑤生长抑素类药物:能增强胃肠道吸收功能及抑制有强烈致腹泻作用的胃动素的作用,能有效减少腹泻次数及量,改善营养吸收障碍。
以上用药方案一定要请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治疗。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