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请你先记住一个关键词——负重。人类下肢的生理结构、特点和常见的伤病,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负重”这两个字。人类开始直立行走之后,上肢被解放出来,从事更加精细的操作。下肢呢?对,下肢就用来行走奔跑,承担了几乎全部的身体重量。这样一来,我们的下肢也就发生了两个改变。
第一,由于时时刻刻都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下肢就变得非常粗壮。你可以比较一下,我们的两条腿,不管是从骨骼的粗细、肌肉的力量,还是韧带的强度上,都要比胳膊强大得多。
第二,由于主要任务是支撑身体、保持稳定,而不需要从事复杂操作,所以下肢也就牺牲了一定的灵活性。对比一下自己两只脚和双手的灵敏度,你就明白了。
表面上看,下肢很强壮,很稳定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压在两条腿上的,是我们整个躯干的重量啊。而且当我们跑步、跳跃的时候,加上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这个压力会更大。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下肢肯定是难以承受的,严重的时候还会被压垮。
具体来说,下肢部位骨头的强度很大,不太容易出问题。但骨头的连接处,也就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地方,都是肌肉、韧带这些软组织,面对巨大的压力,自然是首当其冲。
长跑要看个人身体状况。
现在很多人开始长跑,马拉松也越来越普及,很多人都想尝试。但长跑究竟是好是坏呢?这件事情应该分两方面来考虑
如果自己膝关节的肌肉比较强大,而且平时有跑步的习惯,跑步锻炼的效果确实会不错;但如果体重过大,平时运动量又太少,盲目去跑,就很容易损伤膝盖,得不偿失。
所以,如果之前的运动量不大,最好在开跑前进行恢复性训练,从游泳,腹肌、腰背肌训练等非负重运动开始,慢慢再过渡到跑步,循序渐进。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