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是全球和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
晶状体为双凸面,有弹性,无血管的透明组织,具有复杂的代谢过程,其营养主要来源于的和玻璃体。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能将光线准确聚焦于视网膜,并通过调节作用看清远、近物优屈光介质重要组成部分。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晶状体处于眼内液体环境中,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部营养障碍以及某些全身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破坏晶状体的组织结构、干扰其正常代谢而使晶状体混浊。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机体外伤、过量饮酒及吸烟等均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

白内障可以下方法分类:
1、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白内障等;
2、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白内障;
3、按晶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状、冠状和绕核性白内障等;
4、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膜下白内障等;
5、按晶状体泥浊程度:分为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白内障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视力下降
(2)对比敏感度下降
(3)屈光改变
(4)单眼复视或多视
(5)眩光
(6)色觉改变
(7)视野缺损
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具有其特征性的混浊表现。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达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9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