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尿尿的颜色有点不对劲,我不会生病了吧”。
“最近去厕所有点频繁,我是不是肾虚?”
“最近怎么了,尿尿的气味特别好重”

人们经常把“尿液和平常的与众不同”和身体的问题联想在一起,这到底靠不靠谱呢?
尿液是人体内由肾脏产生,从尿道排出来的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水,其他为尿素,尿酸,正常新鲜的尿液一般表现为无色透明状、淡黄色、琥珀色,尿液清亮,没有局部沉淀、混浊,并且没有明显异味。如果人体泌尿器官或者身体其他器官出现问题,尿液状态就可能会出现异常。可以参考以下尿液的几个方面去判断:

一、颜色
无色/透明:水喝多了。
暗黄/琥珀色:身体缺水了。
淡红色/棕红色:血尿,可能是尿路感染、结石或者其他肾脏疾病。
红茶色、酱油色、葡萄酒色:提示血红蛋白尿,可见于蚕豆病、恶性疟疾、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疾病。
棕褐色:尿中有胆汁,多为胆红素尿,提示肝胆疾病。
乳白色:乳糜尿,见于丝虫病、腹腔肿瘤。

但有时候,饮食中有色素的食物也会影响尿液颜色,比如吃胡萝卜会出现红色尿液。或者与服用的药物有关,比如服用利福平会出现红色尿,如果服用药品期间出现尿液颜色改变,可以参考药品说明书来确定。 一般停服后会恢复正常。
二、形态
泡沫尿:常见于糖尿病、肝肾疾病、尿路感染、性交后。
浑浊/晶体尿:可能有肾结石、尿路感染、前列腺炎、高尿酸血症。
尿分叉:常见于性交后,如果频发,也有可能是前列腺疾病、尿道狭窄、包茎等疾病。
尿滴白:多见于前列腺炎。

三、气味
正常的、新鲜的尿液是散发出淡淡的氨味或无气味,如果尿味太重或者有异味,有可能是以下这些情况:
苹果味: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腐败腥臭味:与化脓性肾盂肾炎或膀胱炎有关。
出现粪便并带有粪臭味:小心膀胱结肠瘘。

四、次数
一般饮水越多,尿尿的次数越多,如果饮水量正常,但是尿尿次数异常,可分为两种情况:
小便超过8次,那就算尿频,可能的情况有: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跃症、血糖高、焦虑或者肾气不足。
无尿意:可能由于运动出汗较多,憋尿习惯引起的膀胱敏感度下降、极度缺水等因素,或者疾病因素(急性肾衰竭)。

以上的判断只是作为一个初步判断,如果通过调整饮食也无法改善,并且还伴随着出现多种不适的症状,那就要及时去医院确诊治疗。比如患有前列腺炎,尿液就有可能出现尿浑、尿滴白、尿频,还伴随着盆骶疼痛,需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一方面,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另一方面,需要不同特征判断属于哪一类型的前列腺炎,进而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果您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可大大提高诊疗效率和治疗质量。以上你都学会了吗?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