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得了高血压和高血脂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往往没有引起重视,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直到出现血管堵塞(别名,血栓)或血管病变,如确诊为冠心病、脑卒中的时候才重视,但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时机。

当一个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时候,两者会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导致血管堵塞,是引起心、脑、肾、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个过程可能是缓慢的,但结果是致命的,所以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被称为“无声杀手”,如果体检的时候发现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应不应该治疗?怎样治疗呢?以下为你分析。
1、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对血管有什么影响?
如果把我们的血管比作水管,过高的水流对水管内壁会造成冲击,长此以往水管内壁就会氧化、生锈,甚至是沉积各种污垢、最后水管拥堵等。那么人体高血压时同理,血压过高,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会损害血管内膜,内皮的功能受到损伤后,血液的脂质更容易沉淀在血管壁,促进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最终造成血管堵塞。

2、血管堵塞对引起心、脑、肾的影响
血管堵塞如果发生在脑部,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形成血栓出现脑梗死、中风,突然出现肢体运动和感觉出现障碍、失语、眩晕、耳鸣或听力障碍。如果出现脑出血,会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
血管堵塞如果发生在心脏,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会出现心绞痛,特别是在进行体力劳动或者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出现,一般表现为压榨性的胸痛,偶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如果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还可出现心肌梗死。

血管堵塞如果发生在肾脏,会导致肾动脉狭窄,出现肾血管性高血压与缺血性肾脏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表现为血压迅速恶化。缺血性肾脏病表现为肾功能缓慢减退,出现夜尿增多。
3、确诊高血压还有血脂异常,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吗?
即使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给血管带来的伤害是极大的并且是不可逆的,决定是否要进行药物治疗,还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分析来确定的。以下是根据2019《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导得出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管理建议。
①风险评估
对于查出确诊高血压还有血脂异常的患者,可参考表格,若评估为中危及以上的患者,应尽早起始降压、调脂治疗,并进行综合危险因素干预和管理。如果你已经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视为极高危。

注: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险因素个数包括: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
②降压治疗
降压药物应优先选择钙拮抗剂(XX地平)和(或)RASI(ACEI(XX普利)及ARB(XX沙坦)),尤其是长效制剂。其中氨氯地平有35-52小时的半衰期及较多的降压及抗动脉硬化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是临床优先推荐的。血压达标应<140/90 mmHg,初始治疗4周后应评价疗效,以此决定降压药选择和应用。
③降脂治疗
推荐起始采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治疗。应在用药4-6周内复查血脂及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监测血脂改善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中危患者的LDL-C目标水平是<3.4mmol/L,高危患者的LDL-C目标水平是<2.6mmol/L,极高危患者的LDL-C目标水平是<1.8mmol/L。达标后继续长期治疗,若尚未达标,需要调整降脂药的剂量或种类。

④血压血脂双达标,优选复方制剂
具有降压和降胆固醇作用的复方制剂(如阿托伐他汀10 mg或20 mg+氨氯地平)适用于大多数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复方制剂有助于减少给药数量,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后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必要时联合其他降压或调脂药物以获得血压、血脂双达标。
⑤生活方式干预
在这个治疗管理过程中,生活方式干预参与全程。
- 限盐和合理饮食
盐<6g每天,低脂低糖饮食,多吃全谷物、豆类、新鲜蔬果。
- 戒烟
严格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

- 减重
控制身体质量指数<24kg/m2(质量指数等于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保持腰围正常(男性<90cm,女性<85cm)。
- 增加身体活动
建议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抽4-7天来进行,每天累计30-60分钟。
- 限酒或禁酒
建议不喝酒,如果一定要喝,酒精摄入量应限制在<25克每天(男性)、<15克每天(女性),或白酒、葡萄酒、啤酒摄入量分别<50\100\300毫升每天。
- 减轻精神压力

血管病变是不可逆的,一旦病发引起的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切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当出现血压血脂异常的情况下,千万不能轻视,也不要害怕治疗。在评估风险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并结合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血压血脂的平稳,对心血管疾病预防具有很大的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