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1亿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那么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都是吃糖过多引起的吗?同是糖尿病,为什么有的人只需要打胰岛素,而有的人还需要吃药?
其实因为糖尿病还分为I型和II型,类型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林药师带你详细了解!

吃糖过多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由于身体代谢紊乱,对摄入的糖类不能有效分解吸收,使人体处于高血糖的状态。
若血糖含量高居不下,则会对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一系列伤害,导致各组织功能障碍,严重时危及生命安全,此时人体再摄入过多的糖类只会加剧糖尿病病情,但是并不是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所在。
吃糖过多并不能引起糖尿病的,但是糖尿病患者是万万不可摄入过量糖类。

以下这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长期高糖高脂饮食
2、有糖尿病前期史
3、肥胖
4、静坐生活方式
5、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等
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在我国患病人群中基本以II型糖尿病为主。

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一:发病机制不一样
I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I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胰岛素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两方面。
区别二:病发年龄有差异
I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I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而II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I型糖尿病很少。
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I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区别三:起病时体重
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II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I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
无论是I型或II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I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区别四:临床症状
I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II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
为数不少的II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I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药物选择
(1)I型糖尿病:首选胰岛素注射给药,因为I型糖友大多数是因为自身的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一旦确诊I型糖尿病,就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胰岛素按作用时间长短可以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超长效等。可以根据睡前和三餐前的血糖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调整范围为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
注意事项:使用胰岛素注射时需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需间隔2cm;另外未开启的胰岛素需要冷藏保存,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宜使用。

(2)II型糖尿病:首选口服降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盐酸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达格列净、瑞格列奈、格列吡嗪等等…
其中,格列吡嗪控释片可同时降低餐前和餐后血糖,独特的控释技术,降糖更平稳,低血糖发病几率低。服用方便,每日只需一粒,权威指南推荐可作为单药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
对于II型糖尿病人来讲,如果口服降糖药并且联合生活方式进行治疗,但血糖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日常生活对于稳定血糖,这几种方法可以试试看,首先就是合理饮食,三餐规律,避免一些高油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可以摄入一些粗粮,比如燕麦,薏米等。经常运动,防止肥胖,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此外,定期检测血糖,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