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并不是他们体内的糖比健康人多,而是他们的胰岛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从而无法正常代谢血糖。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量。
既然这样,糖尿病患者饮用无糖饮品是不是就没事了?是不是就不会升糖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首先,了解下胰岛的控糖机制
胰岛,主要由胰岛A细胞跟胰岛B细胞组成,这两个细胞是血糖代谢的主要调控者,一个负责升糖,一个负责降糖。
其中胰岛B细胞,就是负责降糖的那家伙。其通过分泌胰岛素,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肝脏、肌肉中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但更多的是进入全身组织,转化为人体运行所需的能量。
简单点说,胰岛素就是一个葡萄糖运输工,一旦体内胰岛素减少或者胰岛素与受体敏感性下降,就会导致葡萄糖无法正常进入细胞,从而堆积在血液中。
糖尿病患者,就是因胰岛B细胞受损或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在体内的代谢受阻,从而堆积在血液中。因此,他们对于饮食中的糖分就格外比健康人敏感,稍微多摄入一点糖分都会导致血糖的波动。

那么是不是就说糖尿病饮用无糖饮料就不会升糖了?
理论上是的!但我们得分清楚,是不是真的“无糖”。
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固体食品或100毫升液体食品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才可称为“无糖或不含糖”。
即所谓的“无糖”,实际上还是含糖的,只是含糖量较低。因此即使声称“无糖”,也需要注意量的摄取。
而在食品中经常添加的糖多为单糖和双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结晶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等。
除了上述的单双糖,像配料中出现:冰糖、白砂糖、红糖、黄糖、黑糖、绵白糖、焦糖、蜂蜜、玉米糖浆、麦芽糖浆、果葡糖浆(高果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葡萄糖浆、转化糖浆、淀粉、糊精等,也都是额外添加糖分的食品。

需要注意是的食品中标识的“0蔗糖”,指的是不含蔗糖,而非无糖。其可以含有其他的单双糖。在购买时,大家可要睁大了眼睛看清楚成分表,别被忽悠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甜”的东西不一定含糖,而不甜的东西也不一定就不含糖。
像添加了甜味剂的食品,甜,但不含糖;而果汁、牛奶等本身就分别含有果糖、乳糖,它们不一定甜,但都含糖。
市面上常见的甜味剂分别有:糖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甘露醇、乳糖醇、异麦芽酮糖醇)、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菊粉(长链果聚糖)、低聚木糖)、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精、甜菊糖苷)等。

其中以糖醇制得的食品才可称为“无糖食品”,而以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安赛蜜等)制得的食品,则称为“无热量或低热量食品”。
这些食品甜味剂,在人体中很难被吸收或者利用,因此对血糖值几乎无影响。大部分声称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不含糖食品,多是是添加了此类甜味剂。
总的来说,“无糖”并不一定真的不含糖,而真正的“无糖”食品则是添加了甜味剂,虽然不会升高血糖,但是摄入多了,对身体健康一样不利。不管是含糖还是无糖,糖尿病患者应该要做的都是控制摄入量。
小贴士: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无糖”食品时,注意查看成分表,以糖醇、低聚糖为优。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