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血压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且患病人数仍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高血压是冠心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有诸多研究证实,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上升均与冠心病的发病相关,且随着血压的上升,冠心病的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那么,日常生活如何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这里就不得不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成分氨氯地平对血管的选择性药理作用强,可松弛平滑肌,促进冠状动脉及外周血动脉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减小外周血管阻力,最终达到降压、缓解心绞痛症状的目的。
另一成分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血脂表达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能够改善小动脉顺应性,抑制炎症,发挥抗氧化应激反应,两种成分互相作用,可有效提高疗效,作用长久有效。

主要临床表现为:
1、协同降压。
- 改善内皮功能,NO 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保护内皮,从而使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 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血压的降低。相比单用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更好地抑制胆固醇正常的肥胖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释放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2、协同调脂
- 抑制 P-糖蛋白.P-糖蛋白是能量依赖型外向转运蛋白,在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布于肠道、肝脏、肾脏、脑等部位。P-糖蛋白可形成转运蛋白-通道-受体复合物,调节 ATP 的产生,使 P-糖蛋白利用 ATP 水解的能量将疏水亲脂性药物泵出胞外,也能把药物从肠上皮细胞主动转运至肠腔,使其吸收减少。
那么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哪个效果更好?
氨氯地平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降压药之一,虽然服用氨地平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管的血流,但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可以首选氨氯地平,对于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则可以优先选择氨氯地平。原因是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联合降压治疗组合中,钙拮抗剂是优选药物之一。

硝苯地平缓释片不仅具有较强的降压和控制冠状动脉痉挛作用,而且能够更好地逆转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延缓冠状动脉钙化进程,长期应用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率和心肌梗死发病率。每次10毫克,每日1~2次,长期口服,必有益处。
临床以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作为对照组,证明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提高,且不良反应减少。临床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总体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显著、更可靠、更安全,值得推广。

为什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不选阿托伐他汀钙片,而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临床中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片能够对胆固醇的合成、还原酶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血浆中胆固醇水平得到降低,还能够使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得到降低,阿托伐他汀钙片短期治疗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使患者的血压处于平稳状态中,但长期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能够使患者产生耐药性。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复方药剂,其主要成分为氨氯地和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种,因此,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过程中,药效足,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氨氯地平成分能够使平滑肌更加松弛,对外周动脉血冠状动脉能够起到扩张的作用,并对血液循环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对改善心肌缺氧有着重要意义,从而能够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对血脂的水平进行调节,并对血管内皮细胞能够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血压得到平稳的控制。

因此,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维持血压稳定,降低血脂,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要注意哪些事项?
1、低血压:可能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尤其是在伴有严重大动脉狭窄的患者中。由于作用是逐渐发挥的,因此急性低血压不太可能发生。
2、β受体阻滞剂停药:氨氯地平不是受体阻滞剂,因此对因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而出现的危险不能给予保护;任何-种β受体阻滞剂均应逐步停药。
3、内分泌功能:他汀类药物,如本品中的阿托伐他汀成分能干扰胆固醇合成,从理论上说可抑制肾上腺和(或)性腺类固醇物质的合成。
临床研究表明,阿托伐他J不减少基础血浆皮质醇浓度或损害肾.上腺储备。他汀类药物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尚无足够的病例研究,对闭经前妇女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当他汀类药物与能够降低内源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或活性的药物如酮康唑,安体舒通和西咪替丁合用时应谨慎使用。
4、他汀类药物有导致肌病的危险,本品的阿托伐他汀成分为他汀类药物,建议患者及时向医生报告原因不明的肌肉疼痛,肌肉压痛,肌肉无力,尤其是伴随全身不适或发热。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