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是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主要是因为,糖尿病眼病早期毫无症状,等到发现往往已经是晚期阶段了。
而其中常见、危害性大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现阶段大众对此的筛查和认识不足,导致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率较低,有近90%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那么今天就来说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知识点,糖友们,一定要看完!

糖尿病眼病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的一种常见病变,主要影响眼睛的视网膜。视网膜与照相机的胶卷类似,可以感受视觉图像。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越高。
随着视网膜病变进展至比较严重阶段,视网膜可出现新生血管,这是由于视网膜缺血缺氧诱发的不健康的血管,可以成簇生长,非常容易出血,如果出血量大就会影响视力,出现新生血管时就进入了视网膜病变的Ⅳ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视网膜上还有一个部位称为黄斑,它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糖尿病导致黄斑区受损害,可以表现为渗出、出血、黄斑水肿,使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糖尿病还可引起多种眼部病变,如白内障、青光眼、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等。
但事实上,糖尿病眼部病变的发展是隐匿的,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当感到视力下降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严重的阶段。此时,大多数患者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眼部病变已无法逆转。因此,警惕眼部病变,加强糖尿病眼病的预防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糖尿病患者警惕这7个症状
当糖尿病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尽快找眼科医生检查眼睛,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1.视物模糊,如隔云烟。
2.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3.看东西出现重影。
4.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
5.双眼的视力范围(视野)缩小。
6.视物有闪光感。
7.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预防糖尿病,至少做到这7点
1.控制血糖
理想地控制血糖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要控制在 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要控制在 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低于6.5%。

2.控制血压
高血压除了加速大血管动脉硬化外,还会加速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如视网膜和肾脏并发症。有研究提示高血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最好能够控制在 130/80毫米汞柱以下。
3.控制血脂
控制血脂可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脂质的渗出,有助于稳固病情和视力,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4.妊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
有资料显示,妊娠可能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眼科作相关检查,并咨询眼科医师。
5 .定期查视力和眼底
定期做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没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6个月检查一次,已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每3个月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微血管病变,早期治疗。
6.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 应当做眼底荧光造影
通过眼底荧光造影可以较早地发现视网膜血管的渗出及微量出血,为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视力提供依据。

7.已经发现有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友”
可预防性地服用消渴明目丸、羟苯磺酸钙等药物。对已有缺血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采用视网膜激光治疗。激光治疗虽不能明显提高视力,但可以防止视力的进一步下降。
最后,林药师提醒广大成年糖友:
当您出现视力减退,而且休息后仍无法缓解,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眼底。
当您两个眼睛的视力不一样时,一侧看东西模糊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眼底。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