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预防措施有哪些?流感预防小知识

今年的冬天似乎来的格外晚了些,但是由于早晚温差大,这就意味着病毒也在蠢蠢欲动着,加上新冠疫情的流行,伴随着秋冬的气温波动大,流感叠加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在此,林药师也特别提醒:各位朋友们,由于长时间没有暴露在流感病毒环境中,一旦流行更加容易出现大范围传染。

简单点说,就是人群对流感的预存免疫不足,今年要格外警惕流感的大爆发。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每年流感可导致全球 300 万~500 万重症病例,25 万~50 万死亡。

因此,如何在气温骤降的关键时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呢,我们本期一起来说说,如何预防流感。

秋冬季为何是流感高发季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引起感染。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大家在室内停留时间长,与可能携带病毒的人更近距离地接触,感染机会大。另外,秋冬季节空气也变得干燥,当人们得了流感后,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从鼻子和嘴巴喷出许多微粒。

在潮湿的空气中,这些微粒可能很容易和水蒸气一起落到地面上。但在干燥的空气中,这些微粒会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在空中漂浮很长时间,更容易被我们吸入呼吸道从而致病。因此,秋冬季是流感高发季,大家要做好防护。

流感为啥比感冒凶

流感起病急,症状比一般感冒重,虽然大多数熬几天,对症下药甚至不治疗自己就好了,但是也有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甚至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流感≠感冒

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流感样症状严重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在家自行用药。

流行高峰如何预防流感?

目前,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接种流感疫苗,老人和孩子都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流感流行高峰一般会在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中旬出现,建议各位朋友在此之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和控制流感是有效的。目前的流感疫苗是流感病毒的灭活疫苗,通过注射接种,另外,我国还批准上市了一种鼻喷疫苗。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低、抵抗力弱,属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流感流行之前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除此之外,面对流感,最容易实现的防控措施是生活中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

点:

1.注意手部卫生

掌握正确的洗手时机和洗手方法,可以有效灭活或减少手部的流感病毒,防止流感的接触传播。我们的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

染时,如在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之后,摸过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或者上完厕所后,都要及时正确洗手。

2.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的正确做法是:随身携带手帕或纸巾,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它来捂住口鼻,随后将使用过的纸巾丢入就近的垃圾箱内。如一时来不及取纸巾,可采取“袖口遮挡法”,即用肘部或衣服袖管的内侧遮掩住口鼻,而不能用手捂住口鼻。

3.佩戴口罩

目前,口罩已经是我们的居家必备物品了,流感和新冠病毒一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口罩具有阻隔液体与飞沫微粒通过的功能,如果佩戴得当,口罩可以阻挡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喷溅,防止其接触到人的口鼻。佩戴口罩也有助于减少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对他人的暴露。

4.其他个人防护措施

身体免疫力是重要的预防屏障,因此要保证一日三餐主食、蔬果和禽鱼肉蛋比例合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平衡膳食;控制高脂、高甜食品的摄入,因为这些食品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证睡眠充足。

5.环境措施

保证室内空气自然流通。在流感高发季节,应根据天气情况每天自然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出现有流感症状的病人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自然通风的频次和时间。地面、墙壁、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饮水机把手、马桶盖、玩具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是消毒的重点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定时更换及清洗床单、枕套、毛巾及衣服;若有饲养宠物,也要增加对宠物的清洁次数。

文章最后,全球新冠疫情流行情况仍将持续,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新冠病毒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有效预防流感不仅可以减少自身的病痛,还可以减少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预防流感,从我做起,今天,你预防流感了吗?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