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众多的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是危害最大的炎症并发症,往往会发展为肾衰竭,病死率高,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不过糖尿病肾病虽然可怕,但其病变通常需要10年以上时间,而且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是有可能逆转的。

因此,在确诊糖尿病后,即应该重视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但该如何做,才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呢?
首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无非两大类:大动脉血管病变跟微血管病变。
而糖尿病肾病是严重的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其发病隐秘,病变时间长,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特征或体征,很难被发现。通常在糖尿病患病10~20年后,达到发病的高峰。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一般在患病5年后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即可能伴有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出现蛋白尿,在临床上多采用微量白蛋白尿作为预测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因此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即有可能是出现糖尿病肾病了:
在排除尿路感染的情况下,3 ~ 6 个 月内出现 2 次及以上的微量蛋白尿(24 h 尿蛋白≥30·5232·mg)或大量蛋白尿(24 h 尿蛋白≥300 mg)。

那么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呢?
糖尿病肾病的出现,是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出现的,是无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延缓其发病时间,或者确切地说是防止其严重化,防止其向晚期肾病发展。
1、坚持血糖控制
糖尿病肾病是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并发症,而高血糖则是损害微血管最主要的原因。当血管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导致微血管慢慢破裂、坏死,从而使得肾脏供血不足。
而肾脏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大多数的药物都是经由它进行代谢并排出体外,一旦供血不足,肾脏就无法正常工作,代谢废物就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逐渐毒害肾脏,从而导致慢性肾病的出现。

因此,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重中之重。而血糖的控制,则有赖于饮食控制及药物控制:
在饮食控制上:除了坚持糖尿病饮食,如戒烟戒酒、低盐少钠、清淡饮食等,对于已经出现蛋白尿的患者,应当减少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 0.8 g/kg,另外适当补充维生素D。
药物选择上:则建议尽量选择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达格列净、格列喹酮等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对于已经出现蛋白尿的患者,单药治疗,可以优先选择二甲双胍。

2、定期进行肾脏病变筛查
定期进行肾脏病变筛查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病变的又一重要手段,早诊断早治疗,把病变扼杀在摇篮中。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筛查;而1型糖尿病患者,则可以在患病5年后再进行第一次肾脏病变筛查。
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 / 肌酐比值 (UACR) 和血肌酐 ( 计算 eGFR)。

糖尿病肾病的病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重在预防。而预防在于血糖控制以及定期做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恶化。
原创文章,作者:笑口常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glezj.com/yangshengzhishi/1447.html